一 伟大的战略转折(7)

第四,我们的道路是正义的道路。

中国作为世界几千年历史上唯一连续的文明体、文化体、文字体,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 “中?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这句话放在今天,针对文化领域,同样适用。一个时期以来,中国在文化教育的国际交流上的赤字状态,与我们在外贸出口方面的盈余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今天,中国为人类作出更大的文化贡献,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挑战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观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曾经说:“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如果经济发展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反而丧失了,那么我们就丧失了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合法性。如果不能充分地说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正义性和正当性,我们在文化建设上就失败了。

中国的制度优势

我们把毛泽东开辟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称为中国大战略的基础,这一大战略暗含着一个很重要的假定:在世界上诸多的大国中,真正有资格、有能力超过美国的唯一的国家,就是中国。

1956年8月30日,毛泽东在八大的预备会议上再次强调了这个目标。他说:

我们团结党内外、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这样的国家,可以而且应该用“伟大的”这几个字。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党,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的革命是伟大的革命,我们的建设事业是伟大的建设事业。療亿人口的国家,在地球上只有一个,就是我们……所以,我们这个国家建设起来,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将完全改变过去一百多年落后的那种情况,被人家看不起的那种情况,倒霉的那种情况,而且会赶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美国。*

当年毛泽东同志设想中国追赶美国时,对追赶的原因作了解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