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5)

这就是历史的结论。

中国共产党既是现代中国集体精神和集体组织的缔造者,又是根治“一盘散沙”的旧中国社会的改造者,更是崭新的人民集体的最高代表。《共产党宣言》开篇第一句话说: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共产党人的伟大导师们毫不讳言:我们所奉行哲学的实质,便是斗争。

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方式,就是被这种明快的哲学所决定的。

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与战争中,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建设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锐利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这种思想传统,理所当然地具有深刻的博弈论色彩。

以中国为舞台,改造世界,以天地为棋局,逆转不公正、不平等的人间秩序,青年毛泽东说:“策疲惫之师,当新羁之马,如此而欲图存,非奋斗不可。”

策疲惫之师,当新羁之马,所以奋勇当先,视死如归者,靠的就是压倒一切敌人,而不为敌人所屈服的斗争意志。

因此,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一切问题,无不是战?和战术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从根本上说,乃是从博弈论、矛盾论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去应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

所谓战略,就是坚定的理想目标,就是从世界视野和全部人类历史出发规划局面的能力,战术,就是灵活机动、战胜挑战、发展自己的能力。而始终清醒地正视难局,在纷纭复杂的矛盾中抉择最佳方案并强力推行之,这便是革命,这便是创新;这使得“不断革命”、“不断创新”,成为共产党人的工作伦理。

凭借这样的奋斗思维方式,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凭借这样的奋斗思维方式,我们挖掉了一穷?白的根子,凭借这样的奋斗思维,我们今天正高举科学发展的旗帜,与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作不懈的斗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