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历代民众无不浑浑噩噩,不知世事,乃至全然不知国家、民族为何物。而如此天文数字的赔款骤至,黎民百姓、千家万户命何以堪?既然被酷吏催款派税是死,造反起义亦是死,又何不揭竿而起,死中求生?
而风雨飘摇中的清廷,所能够想出的唯一筹款办法,自然是把钱款摊派到各省地方,而这便使得地方分裂、联省自治成为历史之必然,地方大吏为“自强”所练新军,则又必然成为日后国家解体、军阀混战的导火索。
近代中国之命运,就是这样一个悲剧性的零和博弈,近代中国所陷入的,乃是走投无路的“死循环”:为了赔款自强,就必须对人民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其前途自然是官逼民反,朝廷自蹈死路;而倘不进行现代化,中国就必然落后挨打,就会继续沦为列强的“提款机”,其结果同样官逼民反、自取灭亡。
自强是死,不自强同样是死--这就是包括洋务运动在内的一切中国近代改革注定的结局。
1906年,自号“鉴湖女侠”的秋瑾自日本只身仗剑回国,牺牲就义之际,她留下了这样的绝命词:
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日暮穷途,徒下新亭之泪;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摆仑歌。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
“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风潮取彼头颅”,“牺牲尽我责任”。面对着如此走投无路的旷世难局,面对着中国历史的“死循环”,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除了以死相抗之外,似乎已经没有了别的出路。
“秋风秋雨愁煞人”。1927年,带着对文明崩溃的千古遗恨,“旧时代的最后一个天才”王国维自沉昆明湖。而陈寅恪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序》中如此沉痛地写道:“社会经济之制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剧疾之变迁;纲纪之说,无所依凭,不待外来学说之掊击,而消沉沦丧于不知觉之间;虽有人焉,强聒而力持,亦终归于不可救疗之局。”
陈氏所言者,数语道尽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切非西方民族,被强行纳入席卷世界的资本主义-殖民主义体系过程中所遭际之共同命运。它深刻地表明:中国革命非但不是中国传统文明崩溃的原因,而恰恰是传统文明崩溃之结果,而历史更证明,中国革命,乃是改和遏止中国文明衰败和崩溃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