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料显示,在中国排名前500位的企业总裁、副总裁中,有200多位有着军旅生涯的背景。张瑞敏、任正非、宁高宁、王石、柳传志这些商界传奇人物,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军人出身。他们是个谜,到底他们在军队中学到了什么?又将什么带到了企业的管理之中?
石岩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最深刻的。他认为,我们企业每天都在做培训和内训,但是最后都没有培养出好的领导人,因为中国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只是工具人格。我们的大学生,甚至海归派都以就业、找一个好职位、拿高薪为最终目标。这种人格最多只能做到公司的负责人,或者是管理人而已。他们更多的是靠学习力来完成知识的累积和叠加,靠系统的死记硬背进行强行的知识对接,更多的表现了一种职业化的水平,穿着职业装来回行走,只会专业术语的表达,而没有深刻和生动的创造力量,他们在人格上没有办法进行突破。而中国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求具有商业领袖和具备领袖人格的人来领导。很多民营企业的董事长们在创造财富的时候享受不了财富,虽因创业而快乐,同时也因守业而苦恼,因为他们太缺少堪称商业领袖的人才,而硕士、博士和海归中都没有这种人才。石岩说,这种人才一定是在军队里。因为军队是唯一培养领袖人格的地方,全世界都流传着一句关于军人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军队实际上就是一个锻造领袖人格的大熔炉。
石岩大胆地为军队和军人出了一个点子,这个点子就是为中国军队团职以上的转业干部设计一个商界领袖的转换平台。中国军队每年有五万以上的团职以上干部复员。过去他们往往倾向于转业到地方政府做行政干部,但是,现在地方政府机构本身就已经非常臃肿了,根本容纳不下他们。此外,即使他们进入了地方政府,他们同样会找不着北。因为在十几年的军旅生涯中,他们习惯了解放军的雷厉风行,习惯了领导人的思想风格,习惯于展示领袖人格的魅力。可是突然间到了地方,当军衔去掉又没有现实社会的技能技巧的时候,他们就会茫然失措。
在我们的传统思维中,我们习惯用“安置”这个词来解释转业。而“安置”是什么概念呢?“安置”的意思是对一些没有用的东西进行安排和处理。也就是说,在这样的一种工作理念指导下,我们的复员军人似乎成了没有用的多余人。但是,在石岩看来,这一群人实际上是最难得、最宝贵的企业领导人资源。他们在军队里近二三十年的军旅生涯所磨炼出来的领袖意志、领袖人格和领袖能力并没有因退伍而失去。
在石岩看来,军人相对于企业管理人来说所欠缺的无非是没有经过MBA或EMBA的课程学习。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学习了这些知识的人就一定能够成为合格的企业管理人才吗?答案是否定的。不要说现在满大街找不到工作的EMBA,即使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海龟(归)都已经变成了海带(待),毕业等于失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导致这种畸形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学校教育和常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一定是工具人格,他们以就业、以找到合适的薪水为终极追求,他们一直是被当做社会工具来塑造的。工具人格易学,而领袖人格难塑。反观军人,在长达十年、二十年的军旅生涯里,在成长为团职甚至团职以上级别的时候,他们更多完成的不是工具人格,而是领袖人格,是领导人人格。他们研究的是怎样去领导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