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还从人口统计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死亡焦虑,比如职业、健康状况、曾经的死亡经历、性格因素等等,研究结果却是复杂的。这些因素的影响使死亡焦虑不再是直线增加或者直接减少这么简单,有时个人成就或者人生的遗憾等因素也会影响人们对死亡的看法。
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着死亡焦虑这种情绪,以及不同社会人群有何不同表现,但是他们的研究遇到一些难题。比如(1)死亡焦虑是否真的存在?(2)人们是否愿意彻底袒露他们对死亡的恐惧?(3)是否有充足的研究手段来完成课题?贝克认为焦虑的根源是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弗洛伊德认为人类不会真正的害怕自己的死亡,因为这根本无法想象。潜意识里他们不相信自己会死,认定自己永生。
继早期的死亡焦虑评测表之后,研究死亡焦虑的手段一直在不断进步,后来人们创造了一套包括15道正误判断题的评估手段,还有其他近期开发的技术,在内梅耶尔《死亡焦虑手册》中均有记述。科学家们从未停止在本领域开发更为精密和有效的技术的努力。
人们对死亡的担忧和反应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思考人们如何看待死亡的问题。人们对待死亡不是只有“焦虑”、“恐惧”和“敬而远之”之类的回避情绪的,我们也该看到人们对死亡更多的是接受的态度。这反而有助于我们看清人们之所以害怕死亡的本质原因。举个例子,“死亡”这个词通常是指死亡的过程,而不是死亡的状态。所以,当我们说“约翰死的时候很痛苦”,说明我们把注意力放在约翰临终的过程上,而不是他已死亡这个简单的事实上。也有人会说“玛丽得知约翰的死,感到很痛苦”,这种说话方式说明人们有时也会把注意力放在人去世之后的事情上。这些不同的说法反映了人们与死亡有关的认知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1)对自我濒临死亡的过程的认知;(2)对自我死亡的认知;(3)对自我死后状态的认知;(4)对他人临终、死亡及丧亲之痛的认知。
对自我濒临死亡(或临终)的认知:包括信仰、情感、价值观、姿态、情绪和行为等因素影响着人们临终时的情况。这些认知反映出当代人对持久而痛苦的死亡过程的恐惧和焦虑,尤其害怕在陌生的环境中,被一群不认识的人照顾,这些人可能不会太顾及病人的需求。有这种担忧的人宁愿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比如说睡梦中死去。有人甚至努力克制自己不去想象自己的死亡,还有一些人则积极做好事前准备以保证在他们临终的时候不会太痛苦。
还有些人尤其害怕意外的死亡。因为这些人最在意临终前有足够的时间对所关心的人表达诸如“谢谢你”;“我爱你”;“我曾伤害过你,对此我非常抱歉”;“我原谅你对我的伤害”之类的话语,哪怕是一句简单的“再见”或“上帝与你同在”。还有一些人希望有足够的时间和心理准备去见上帝,或者通过冥想和某种特殊的体态来准备生命的最后时刻。很多人关心自己死后遗体如何继续发挥作用,有些人很看重给其他人做出好榜样,有些宗教信仰者相信自己所受的苦是为了他人更好的生活,他们甚至期望死得充满勇气和希望。
对自我死亡的认知:这是关于死亡本身的认知,尤指自我的死亡。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我的死亡”是如何影响我当前的生活的。比如说,那些历尽种种生活磨难的人有可能会期待用死来结束一切眼前的苦难,而无暇再去顾及死后的事情。这些人可能会拒绝复杂、痛苦且昂贵的治疗,因为他们认为那是徒劳的。相反,还有些人非常珍视生命,珍惜身边所爱的人,他们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因为他们知道死亡就意味着失去挚爱。这两种情况都是关注死亡本身的例子以及死亡对本人有哪些直接的影响(这不包括身后事以及本人的死亡对他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