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蚂蚁的兴起(10)

在热带森林中,从地面到树冠层,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同,情况也就不同。例如,在亚马孙雨林中,优势亚科的顺序几乎颠倒过来。蚁亚科和臭蚁亚科的数量相对于切叶蚁亚科的数量来说,急剧上升,而猛蚁的数量则下降到极低的水平。E.O.威尔逊于1987年所鉴定的来自秘鲁坦博帕塔保护区森林样本的树冠层物种系列中,7个最常见的属的顺位次序依次为举腹蚁属(切叶蚁亚科,23.4%)、弓背蚁属(蚁亚科,23.3%)、阿兹特克蚁(臭蚁亚科,7.8%)、臭蚁(臭蚁亚科,5.8%)、拟切叶蚁属(伪切叶蚁亚科,4.9%)、红火蚁属(切叶蚁亚科,4.7%)以及看门蚁(切叶蚁亚科,3.9%)。所有猛蚁属加起来只占这一系列的4.0%。与地面和落叶层动物群系相比较,多样性也发生了倾斜。只发现有50个切叶蚁物种和10个猛蚁物种,与之相比,臭蚁亚科有16个,蚁亚科有38个。

亚马孙树冠层占绝大多数的蚂蚁物种,例如坦博帕塔保护区的动物区系,90%以上似乎都是专门化的树生生命。在数量上占优势的四大物种中,包括第比利斯臭蚁(Dolichoderus debilis)、巨山蚁(Camponotus femoratus)、举腹蚁(Crematogaster parabiotica)和火蚁属的Solenopsis parabiotica,情况尤其如此。这些蚂蚁都是巢穴专家,它们占据并播种“蚂蚁花园”:兰花、苦苣苔科植物,以及其他的附生植物,蚂蚁和它们互惠共生。热带树生蚂蚁在空树干和钻树甲虫废弃的洞穴中建巢。它们占据了各种各样的植物蚁巢,即植物自身制造的膨胀的洞穴。蚂蚁居住在其中,保护植物免于被食草动物吃掉,蚂蚁和这些植物是互利共生的关系。

最为重要的是,热带树生蚂蚁作为一个整体,数量是如此庞大,它们占了动物生物量的大部分。因此如果它们只是作为专门的食肉和食腐动物的话,就无法生存。因为没有足够的食草昆虫作为直接的蛋白来源来支持它们。这个额外的矛盾现在似乎已经得到了解决:事实上,树冠层的大部分蚂蚁种群原来不是食肉动物,而是“秘密的食草动物”,它们通过吸食以植物汁液为食的半翅类昆虫(尤其是介壳虫和角蝉)的液体分泌物为生。它们会将这些昆虫作为“奶牛”来照料,保护它们免于寄生虫和捕食者的伤害。在热带亚洲(尤其是婆罗洲),有几种臭蚁和粉蚧(pseudococcid mealybug)形成了显著的共生关系。这些蚂蚁作为游牧者,在它们的营地养殖这些粉蚧,并将它们转移到新发芽的宿主植物上去“放牧”。当附近的“放牧”点被废弃,整个族群就会迁移到新的“牧场”,蚂蚁在这里建立新的营地。工蚁将这些粉蚧和它们自己的幼虫携带到新的位点,沿途严密保护着它们。臭蚁是严格的树生生物,它们几乎完全以由粉蚧传递给它们的植物分泌物为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