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通信(25)

而后由于食物块上的工蚁过于拥挤,它们的数目达到了一个极限值,使得一些工蚁没有得到食物而返回巢穴。这些工蚁不会在地上留下信息素。同时由于单个个体留下的信息素会在几分钟之内挥发,结果,在食物块上的工蚁数目会稳定在一个与食物块的大小相应,并呈现线性关系的数目上。有时,当所找到的食物质量不好、离巢穴距离较远,或者蚁巢内已经有足够的食物时,工蚁就不会密密麻麻地聚集在食物块上,而是以一个较低的密度在食物块上活动。这种性质的群通信是通过一种“选民”反应来实现的。在这种选择性应答模式中,个体会决定在找到食物后是否释放信息素。如果它们确实留下了踪迹,它们也会根据环境调节信息素的数量。食物越合乎标准,则阳性反应的百分比越高,个体释放信息素的强度也就越大。族群周围的踪迹信息素量越多,就会召集更多的个体离开巢穴。

随后的研究表明,即使仅有少数蚂蚁,也可以促成这种群通信方式的灵活性。热带火蚁(Solenopsis geminata)的工蚁个体可以根据族群对特定食物的需要以及食物源的质量来调整自身信息素的释放量。沃尔特·汉加纳(Walter Hangartner)诱导归巢的热带火蚁将其踪迹涂在覆盖烟灰的玻璃板上,结果发现其踪迹的连续性随着族群饥饿时间的延长、食物源质量的提高以及食物和巢穴之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强。

此外,黛比·卡西尔(Debby Cassill)观察到,在红火蚁族群中,个体对招募信号的反应,还受到如触觉及运动示意信号等辅助通信手段的调节。这些辅助通信手段的程度和食物的质量、巢穴的距离、蚂蚁的饥饿程度相互关联。至少在招募的初级阶段,最有效的踪迹是离开巢穴的工蚁所释放的,而不是返回巢穴的侦察蚁所释放的。释放信息素的侦察蚁在发现新的食物源返回后,通过触碰触角、进行运动示意以及展示带回来的食物样品等行为来刺激同伴。然后,它就会带领它们沿着刚刚释放的信息素的踪迹去寻找食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