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石油的百年悲歌(3)

1973年10月6日14时整,一个本该宁静祥和的日子,苏伊士运河两岸却再次燃起战火。为了争夺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占领石油运输的咽喉要道,埃及与以色列在各自幕后指挥国的操纵下,打响了中东战争。

在中东战场上以色列和埃及坦克迎头相撞,同时,前苏联和美国,则开始对各自支持的国家投入大量的武器装备,为埃及和以色列助战,那么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为什么要趟这趟浑水?答案依然是石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的传统战略就是支持以色列作为控制中东石油资源和石油通道的桥头堡。因为以色列这个国家不产石油,所以就要对其他的产油国进行挑衅。而阿拉伯国家的局势一旦失去平衡,西方国家就可以乘机染指其中,而后达到控制阿拉伯产油国的目的。就在埃以两军相持不下时,美国侦察卫星发现埃及第二军和第三军之间有个大缺口,于是以色列装甲部队乘虚而入,包围了埃及第三军,北线的以军也趁势攻入叙利亚。这就使前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林威胁要出动空降兵和以色列作战。最终,在各方压力下,埃及和以色列终于达成停火协议。

这次战争的结果,直接导致了阿拉伯国家对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运,国际油价一路攀升,从1.90美元上涨到3.05美元,1974年又上涨到11.65美元,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爆发。

中东战争导致的油价上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工业经济发展的整个趋势。国际油价高涨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却是一个走出政治经济困局的难得机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在钢铁、煤炭、石油、核工业和航天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农业和轻工业长期缺乏投资,人民生活水平急需提高,当时我国都要凭粮票、布票来解决吃饭穿衣的问题。我国的石油,在60年代就非常短缺,但是后来我囯发现了大庆油田,使石油产量迅速增加,还有少量出口。

1974年国外石油价格一下子增长了4倍,对当时还是石油出口国的中国经济注入活力。中国用增加的外汇收入引进了化肥和化纤成套设备,不但粮食产量增加了,人民的服装也发生了变化。当时,很多中国人喜欢穿一种叫“的确良”的化纤和棉混纺面料做的衣服。不但外观平整而且好看、好洗、易干,更重要的是这些引进项目展现了与西方世界开展经济合作的前景。这一年,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托,指示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一部以反映大庆石油会战为题材的电影《创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