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见客人走进书房,就赶紧打开主席身后的两组灯,光从侧面约3米高的地方对射而来。光影交叠投在毛泽东和几张相邻的沙发上,光很明亮却不直射入的脸部。层次、背景都出来了。总理也几次抬头观察侧面的灯座。
杜修贤他们挺高兴,觉得光线还不错。两分钟很顺利地拿了下来。退出书房杜修贤将开关关了,里面顿时暗了许多,但沙发旁边立着落地灯,毛泽东和客人好像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只有总理朝门口看了一眼。
门外留了一个记者在负责开门口的两组灯,杜修贤等人先进去等会谈结束,拍摄主席送客人的镜头。门外的这位记者从门缝里看见主席站起了身,以为会谈结束了,就赶紧将门口的灯打开,没想到开错了,开成主席身后的两组灯,一慌,又忙把门口的两组灯也给打开了。屋里4组10盏800?w的灯都开了,一片雪亮。拍电影和拍电视的人也没注意光线强弱,以开灯为拍摄信号,打开机子突突直转。杜修贤定睛一看,主席不是往门口走而是朝书架方向走去,可能是给外宾取书,这时灯亮了正合他老人家的意,他立在书架前从容不迫地选书……
杜修贤急得一步奔到门外想关掉两组灯,手触到开关又缩了回来,正在灯下取书的主席,眼睛怎能经得起这一明一暗的刺激?再看看里面的人,吓得他魂都飞了,个个脸被强光照得发白,在这种情况下,摄影和摄像肯定要曝光过度……主席咋还不离开书架?咋还不快送客人?
顿时他的脊背冷汗涔涔。
不过几分钟的时间,他却像挨了一个世纪,主席才出现在书房的门口。
这次拍摄八成要砸了,杜修贤心里直嘀咕。
照片画面发白,毫无疑问,曝光过了。只好在放大时加以校正。还算好,照片补救过来了。总理没有看出破绽,签发了。照片这一关过了,可电影电视呢?电影记者回了话,说光线基本调过来了。电视可苦了,片基小,光过了就无法调过来,画面发白。
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里,放完电视片,总理就用询问的目光望着杜修贤。他心虚,不敢正视总理的目光,嗫嚅道:“电视光过了。主席那灯打过了……多开了两组灯……”
“这怪你没指挥好。你是组长,电视没拍好,你也有责任!看电影片。”
灯灭。小银幕上出现了晃动的人影,解说员轻柔的声音在大厅里回响。总理这时看见毛泽东和客人坐下谈话时,说:“两个人谈话,这样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