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见证(28)

大学同学的无奈

1960 年的上海大学生龚勇回忆:上大学时,正值经济困难时期,粮食紧张。小伙子饭量大,经常是上课到半节,肚子便唱起了空城计。那时,城镇人口的粮票就如同命根子,真是无价胜有价。“粮票加钞票”就有了基本口粮维持活命。踏上工作岗位直到成家之后,都难舍粮票情结。

有了孩子后,夫妻俩总是未雨绸缪,千方百计节约粮食,积攒一点粮票存起来。直到如今,孩子们还经常笑话家里吃用特抠,大人则坦言“习性难改”。这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百姓的“通病”。

70 年代有一次到闽浙出差,少带了粮票,跟同伴勉强维持到杭州便面临挨饿了。幸好浙江粮食相对宽松些,有“议价”供应,于是连着吃免票的“菜下面”渡过难关。还有次忽然收到一份加急电报,战战兢兢拆开一看,原来是大学同窗出差到四川,钱和粮票被窃,慌不择食,落难求救。

真是哭笑不得,赶忙凑数邮寄全国粮票去救了急。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人不分贵贱,都凭票吃饭,所以出门要常检点身边两票(钞票和粮票)是否带全,比今天带护照或身份证还重要。到80 年代,省吃俭用积下一些粮票,还可以用来换几斤鸡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