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见证(25)

黑市粮票:痛心的记忆

天津作家、诗人林希回忆说:票证黑市里,留着他痛心的记忆。

1960 年冬,饥饿,驱赶林希不得不走进票证黑市,以一种可怕的犯罪感,为活命,买下2 斤粮票。

走进票证黑市,不由自主地心脏就怦怦地跳了起来。一种强烈的犯罪感压得人几乎窒息:唯恐遇见熟人,又怕遇见领导,更怕赶上公安局搜捕黑市。但是,林希还是到票证黑市来了。他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全身肿得活像是一个泡在水里的大馒头,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有时候对着镜子照照自己,那镜子里面的一张死灰色的大圆脸,比死人的脸还要怕人。当时这种病被称为是6011,因为这是在1960 年的11 月蔓延开来的,于是就以一串数字给这种病定了一个名字。医生告诉他,这种病是由于长期缺乏营养造成的,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蛋白质,很可能就有生命危险。好心的医生私下里劝告林希:“孩子,你还年轻,要想办法挺过去呀!”

怎么挺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到票证黑市去买些粮票,使自己吃得饱些;如果再能买到什么肉票、鸡蛋票,那就更能补养身体了。当然,林希也听说过,票证黑市里各种票证的价钱那是足以令人生畏的,当了右派,每个月只得到35 元生活费,除了定量供应的粮食、副食之外,已经剩不下多少钱了。幸好他只是一个单身汉,到底没有家室之忧,算来算去,还是剩余8 元钱,就用这点钱去黑市买点粮票证。人总是要活下去的。

地处东北城角的大胡同,本来是天津著名的一条商业街。但是经过多年的改造,这条大街早已经是一片萧条了,原来的谦祥益、瑞蚨祥,早改成库房,连门脸都砌死了。至于饭店、糕点店,空荡荡的柜台里,早就没有任何食品可卖了。只剩下无精打采的售货员守着空空的店铺,未到下班时间,就早早关上店门。所以一到晚上,这条大街一片漆黑,连路灯也是这盏灯亮、那盏灯不亮地显得那样凄凉。一片漆黑,正好适于做黑交易,于是逐渐这里就出现了天津最大的票证黑市。人们在这里进行地下的票证交易,也算是互通有无吧,一时有了什么困难的人,就来这里买几斤粮票,在饥饿年代里,这里成了一个最热闹的地方。

诗人林希掏出8 元钱,买到2 斤粗粮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