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见证(15)

难忘师生情

据“桐中校友办”资料:1959 年春天,浙江省桐庐地区,有一个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农村少年王宣宇,在休学一年后又准备复学。就在这时,他碰到了一个难题!

1958 年辍学时,他的口粮已被列入农村,不能吃供应粮,而是吃农村口粮;现在要复学,不能马上给供应粮。因为只能按当地农村的口粮标准给他,即每人每天6 两大米(1 斤= 16 两),折合新制只有3.75 两,这点口粮在家里的时候,必须加上野菜、糠、麦麸等,还不能吃干饭,只能喝那稀得能当镜子照的稀饭。他当时正当青年阶段,这点口粮怎么够呢?

他决心复学,也不考虑口粮多少,他想苦也只有几个月,9 月1 日开学后就可以领取学生的供应粮票了吧。于是他就挑了自己仅有的口粮几十斤米来到桐庐中学,进了当时的60 届高中班复学。

到校后,他把带来的口粮换成了饭票,就计划着如何克服难关,每天数着饭票安排,尽量吃稀不吃干,不能超支。他每天只有在6 两米里头计划着吃、省着吃。食堂中午没有供应稀饭,他就早上多打点稀饭留着一点,中午饿一点凑凑;有时多买一点便宜的青菜、萝卜之类的菜掺在稀饭里吃。

这样的日子没有过多久,很快被老师知道了。班主任王老师开了班会,介绍他的情况,同学们听了后纷纷解囊相助,这人拿出2 斤、那人拿出3 斤粮票或饭票。这场面使他激动得流下眼泪。他记得有一个男同学,身体比他高,年龄比他大,是班上的篮球队员,饭量也很大,听了他的情况后,也省吃俭用,支援了他几斤粮票。这是多么深厚的友情啊!

如今王宣宇已退休,现在他的生活很好。但却念念不忘那6 两大米吃一天的事情,回忆往事,既辛酸又温暖。写到6 两大米一天时,禁不住一边写、一边涌出眼泪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