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见证(12)

配给定量的波动起伏

“民以食为天”,城镇凭票证供应的最要命的生活品是粮食,如大米、面粉,以及小米玉米等粗粮,特称为“主食”。根据年龄、性别、工作性质、地区的差别,各人的口粮定额有所不同。成人一般平均为每月26—32 斤左右。女性比男性标准低、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口粮少。每人每月可向国家购买多少斤,保证每人可吃到的米面。经济困难时期,则强制性地减少定量。

20 世纪后半叶直到90 年代,中国人食品的组成结构之中,粮食(称为“主食”)多于副食;而在主食里面,粗粮(玉米、小米、高粱米,灾害时期包括薯类)又多于细粮(大米、面粉);在副食里面,蔬菜类多于肉、禽、鱼、蛋。成人一顿饭往往需要半斤到一斤主食方可填饱肚子。大城市每人每月半斤油、一斤肉,难得吃一顿饺子、包子就算是改善生活了。因此人们(特别是孩子、学生)经常受饥饿煎熬。见面的问候总是:“吃了吗?”

上海市居民的定量算是最受照顾的了。一般上海人养成习惯,精打细算、节约自己核定的粮食数额。少数的还有多余,若不购米回家煮饭而愿意在饭馆吃的,也必须向饭馆付出所消耗粮食数量的符号——粮票,如吃了半斤饭,就得付给饭馆印有“五两”(80 年代后改印为250 克)字样的粮票(这粮票如二分之一火柴盒或一张邮票那么大小)然后再付饭钱。而在住家附近指定的粮店购米、面,不但要付人民币和粮票,还得出示定点供应的购粮证,做到了绝对有计划、有分工地管理和供应粮食。

从50 年代初政府就对此采取了措施,而且限量配给,粮食的“官价”即凭粮票定量供应的粮店价格,控制了几十年没多大变动,维持在人民币1 角几分1 市斤(500 克)。60 年代初将1 角钱1 斤的定量配给米价,提高到1 角2 分1 斤,还要将职工由此受到的损失用米贴来加以补偿。在每月发工资时责成各单位、企业一并发给职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