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真心为了孩子,就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
爱迪生是一位不适应学校生活的典型人物。众所皆知,爱迪生孵蛋的故事正说明了他是一个多么调皮而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有一天,爱迪生看到母鸡孵蛋觉得很神奇,就去问妈妈为什么母鸡要孵蛋。妈妈告诉他这是为了孵出小鸡。随后家人就找不到爱迪生的踪影了,后来找遍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终于在仓库里找到了正在孵蛋的爱迪生。他以为像母鸡一样孵蛋就能孵出小鸡来,于是几个小时都趴在这里孵蛋。
如果我们的孩子做了同样的事,家长们又有怎样的反应呢?爱迪生的妈妈跟他说明人和鸡的体温有很大的差别,让他理解了人是不可能孵出小鸡的。她没有责骂爱迪生怎么会做一些奇怪的事情而让家人担心,也没有嘲笑他像个傻瓜一样自己孵蛋,更加没有怀疑爱迪生的头脑有问题,将他带到精神科去作检查。
爱迪生极不擅长读书、写作,连简单的计算题也做不好。一部分学者认为爱迪生有学习障碍。在强调读、写、算术的小学教育里,爱迪生总有不少奇怪的行为,因此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1+1为什么是2?也可以是1吧?”爱迪生总是问这一类的问题,以至于老师把他叫做“脑袋坏掉的笨蛋”。
如果孩子在学校里被说了这样的话,每个家长听了都会感到伤心。想必爱迪生的妈妈也是一样。但是,爱迪生的妈妈并没有为了让孩子适应学校的生活而吓唬他说:“求求你不要在学校做那些奇怪的事了。以后好好听老师的话。你要是常做那些事情,连同学都会瞧不起你、讨厌你。”而且,她也没有帮他找课外辅导老师,想办法让他跟上学校的进度。
爱迪生的妈妈只是到学校找到老师,堂堂正正地对老师说:“我家孩子不是笨蛋,他是一个有好奇心、喜欢提问的孩子。”此后,她就没有再送爱迪生去上学了。她认为爱迪生不能适应学校的生活,这不是爱迪生有问题,而是学校的教育体制太死板的缘故。
当然,这并不是要所有的母亲都和学校作对。当老师说 “孩子的这种行为有问题”的时候,不要无条件肯定老师的话,然后马上设法纠正孩子的问题,而是应该先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孩子在家里和学校里的情形是完全不一样,这是为什么?”父母也可以直接问孩子这些问题。
这时千万不能忘记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
不要以责备或担心的心态去接近孩子,而是要怀着真正想了解孩子的心态才行。怀着真正想理解孩子的心情与他对话,就能够发现老师担心的问题出现在哪一个环节上。在这之后,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或者等待孩子自己领悟自身的问题。此后,父母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对策传达给老师,有必要的话还可以请老师一起执行自己的教育理念。
很多老师都喜欢学生家长和自己交换意见,共同努力教育孩子,而不是家长全力接纳老师的意见,被动地等待老师的处理。我们的教师比家长想象得更加温和,也具备更开放的思想。不要忘了,老师和父母是平等的,没有尊卑贵贱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