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的千秋伟业(6)

《吕氏春秋》作为“帝王必读书”

《吕氏春秋》是秦朝相国吕不韦召集天下才子,令人人著所闻之事,集论,不以当时的派别、门户为界,而以广览天下事为要,博古通今之变,以史典自诩,编纂而成的一部前无古人的“帝王必读书”。

为什么叫它是“帝王必读书”?

首先,从体系上讲,吕不韦编这部书着实花了心血。《吕氏春秋》

用十二月令来作为组合材料的线索,十二纪、八览、六论,全书共一百十六篇,二十余万字。其中,十二纪又分《春纪》、《夏纪》、《秋纪》、《冬纪》,每纪五篇,共六十篇。每纪又分出不同的内容旨向,如:《春纪》讨论养生之道,《夏纪》论述教学道理及音乐理论,《秋纪》

研讨军事问题,《冬纪》讲人的品质问题。十二纪是全书的大旨所在,象征“大圜”的天,是全书的重要部分。八览,现存六十三篇,显然佚失一篇。内容从开天辟地说起,一直说到做人务本之道、治国之道以及如何认识、分辨事物,如何用民、为君等。六论,共三十六篇,杂论各家学说。做皇帝应该知道的都在这范围内了。

其次,从内容上讲,《吕氏春秋》包罗万象,内容驳杂。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吕不韦解释说:“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吕氏春秋·用众》)吕不韦对各家思想的去取完全是从客观出发,对各家都抱公正的态度,一视同仁,融合各家学说精华,成一家之思想,惟公而传世!一个做皇帝的不就是要做到这一点吗?

《汉书·艺文志》说《吕氏春秋》是杂家代表作,在学术思想上“兼儒墨、合名法”,而实质上它“欲博通古今之变,以史典自诩,故自号为春秋”。司马迁把它与《左氏春秋》、《虞氏春秋》并立,称其为“史”!冯友兰先生说:“则其所记先哲遗说,古史旧闻,虽片言只字,亦可珍贵,故此书虽非子部之要籍,而实乃史家之宝库也。”任继愈先生说,《吕氏春秋》开创了“秦汉哲学史的开端”,“开启了秦汉之际的道家思潮,推动了汉初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

再次,从思想上讲,吕不韦编此书的目的是想让嬴氏家族能够千秋万代做皇帝。

以什么条件能够保证做到这一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