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光鲜的背后(3)

东京的年轻人也买不起房

作为千万级人口的中心城市,东京的房价大大高于周边地区,市中心密集的人流中,有相当一部分一到夜晚就要回到位于东京外的家中。和北京一样,这里几乎每天都有一批曾经带着梦想前来的年轻人失望地离开。

好在东京的交通网络异常发达,地铁和轻轨将其与周围的大小城市连在一起。作为全日本第二大城市,横滨的地铁网也与东京的地铁网紧密“粘连”着,很可能一不留神,你就从东京坐地铁到了横滨的海边。

其实放眼全世界,难以实现自己买房梦的不仅是咱中国的年轻人,即便在欧美发达国家,年轻人如果不是出自相当富裕的家庭,十有八九也都是望房兴叹。即便出自富裕之家,但如果不做啃老族,不依靠父母,对于刚刚离开大学校园走入社会的新人来说,也很难一毕业就拥有住房。一般的年轻人,工资不高又没有多少积蓄,大都是在工作十几年之后才考虑买房的事情,即使结婚成家,往往也都是租房居住。

在从东京市区到成田机场的轻轨上,我遇到了一对儿下班回家的三十来岁的年轻夫妇。他们告诉我,因为东京市内的房价是他们所无法承受的,于是俩人就凑钱在房价较低的琦玉县买了一套房子,每天都要来回坐上近三个小时的轻轨和地铁往返于东京与他们在琦玉县的小家。

出生于上海的张姐三十年前就嫁到了日本,在孩子三四岁时,她与日本籍丈夫离了婚,独自带着孩子在东京打拼。当然,前夫也分担一部分孩子的抚养费用。前年,也就是在孩子大学毕业几年以后,张姐终于如愿以偿地在东京市区买了一套室内面积为6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她认为这是自己在日本奋斗近三十年最大的成就。

近些年来,中国城市的住宅价格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各地的交通建设也越来越接近于发达国家:各个省份都在计划或建设高速公路、轻轨乃至城际高速铁路当中。北京上海等城市不仅规划了不逊于东京、纽约、巴黎等地的地铁线路网,而且与周边城市的联络线也越来越密集。居住在昆山,到上海上班,或者居住在天津、河北却在北京上班的人也越发地多了起来。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她和先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买了一套面积不小的别墅,他们和孩子每天都要坐轮渡到纽约去上班、上学。虽然他们家不在纽约,但却能比纽约人更方便快捷地到达纽约的CBD——曼哈顿。此外,居住地的生活品质不仅不次于纽约,甚至还有纽约所缺乏的静谧与雅致,生活消费也低于纽约,所以他们的小日子也过得其乐融融。

也许这是一条世界通用的法则:在房价仍然不断高攀的现实情况之下,坐等降价恐怕不太现实,买房人唯有另辟蹊径才是明智而合理的选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