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规范融入血液(7)

自我流放的美国穷人

拉斯维加斯,美国西部最奢华的城市。在离这里两个小时车程的荒漠之中,有一片属于穷人的乐土。

荒漠,寸草不生,车子开了几百公里,在距离胡佛大坝不远的地方,我意外地发现了一片孤零零的居民住宅区,一问才知道,这是美国西部的一个贫民区。

猛一看,住宅区里的房子都还不错,但接下来看到的,是更多连片的简易房、木板房以及汽车房。有些房车居然已经被卸掉了轮胎,这样的房车显然是无法再上路了。

操着一口“广普”的年轻导游对我说,这个市镇是西部穷人的“流放之地”。当然,这种流放并非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而完全属于经济上的贫困所致,这样看来这种“流放”该称之为“自我流放”更为妥当。居住在这里的大部分人,不是靠政府救济的失业者,就是拿着很少退休金的贫困老人,他们在城市里没有属于自己的房产,又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州政府就在这里建设了一批住宅供他们免费居住。经济条件稍好些的,就自己花钱在这里盖起了房屋。反正地皮是不要钱的,另外还有一些人,干脆买一辆破旧的房车停靠在合适的位置,就权当是自己的私人住宅了。

我试图找出点城市生活的蛛丝马迹,但没有看到一家餐馆或商店之类的消费场所。

见我拍照拍得起劲,导游问我:“大哥,你知道这里的居民平时喝什么水吗?”

这倒是把我问住了。河水?湖水?雨水?在这片干旱的戈壁平原上自然取水显然不大可能。我没再多想就“天真”地回答:“应该是自来水吧?”说完以后我又立刻否定了自己的答案,如果是这么正常的话,导游何必故意卖个关子呢?

导游果然笑了起来:“这种地方怎么可能有自来水呢?”

“那他们到底喝哪里的水?”同来此地的另一个旅客问。

“当地政府会派车免费为他们送水,所以这里的每家每户都备有储水罐、大水桶。”

说话间,旅游大巴翻过了最后的一道山梁,前面的胡佛大坝已经不远了。

回到芝加哥以后,我恰好有机会见识了一番美国大城市里的平民住宅,发现并非我们先前想象的那种花园别墅,更多的是那种低矮的联排小楼,以及四五层高的居民住宅楼,楼的外部大多都已相当老旧,胡同里乃至路边上停满了居民们的交通工具。在芝加哥的唐人街,我还意外地看到了貌似极其“落后”的一幕:铁制的楼梯悬挂在楼体的外侧,电线及电话线像蜘蛛网一样缠绕在楼外,像回到了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小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