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3)

首先,我必须先讨论一个针对《作家之旅》的反对意见——有些艺术家和评论家怀疑它过于公式化,会导致陈腐情节的重复。我们对于这些原则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一些职业作家从根本上就不喜欢分析创作的过程,他们强烈主张学生应该无视书本和老师,“想做就做”就行了。一些艺术家选择回避系统化的思考,拒斥所有的原则、典范、思想流派、理论、模式和构思。对于他们来说,艺术创作的过程完全依靠直觉,不可能受经验法则支配,而且不应该被简化为公式。他们说得没错。在每个艺术家的心里都有一块圣地,在那里,所有的规则都被抛弃或故意忘记,只有艺术家的心灵和灵魂能够凭直觉作出判断。

但说到底这也是一种原则,那些声称自己拒绝原则和理论的人也没法否认这么几条:避免公式化;质疑秩序和模式;反对逻辑和传统。

坚持拒斥一切格式的艺术家其实也对格式有所依赖。他们的作品所带来的新鲜感和兴奋感来自迥异于普及的文化模式和常规所产生的巨大反差。然而,这些艺术家的风险就是只拥有有限的观众,因为大多数人没法认同彻底反传统的艺术——从根本上说,它没法和通常的审美经验产生交集。他们的作品可能只有其他的艺术家能够欣赏——他们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是小众。想影响到广大的观众,就必须符合一定的格式。人们期待格式、喜欢格式——只要它具有某种新颖的组合或设计,只要它没有落入毫无意外的俗气里去。

另一个极端是好莱坞的大公司,它们用传统的模式吸引最广泛的观众。在迪士尼公司,我看到过故事原则的简单应用——比如让主角成为“无水之鱼”——它考验着故事能否吸引广大观众。在当时,迪士尼的决策层相信,研究故事和角色必须回答一些固有的问题:故事里有没有冲突?它有没有主题?这个故事能不能用一句人们常说的话说明白,比如“别以貌取人”或者“爱情价更高”?故事里是否有一系列清晰的发展和行动,让观众在叙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节奏?角色有没有能与观众产生联系的相应背景和可信动机?他们是否经历了情感反应和成长的真实阶段(角色弧)?

即便仅仅出于业务量巨大的原因,制片公司也有理由用原则构思故事,并用某种标准来评价和发展故事。好莱坞一般的公司或制片部门会同时购得或生产150~200个故事,作为前提他们每年必须评价经纪人递过来的几千个具有潜力的方案。为了能够处理大量的故事,就必须采用某些批量生产的技巧,比如标准化——但使用的时候必须有所节制,而且得敏感地区别对待每个故事的需求。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