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起程(7)

忠刚之所以能竭尽全力,离开病榻,也是因为看见年幼的於才倾慕姐姐多过自己,深感笃姬的可靠吧。

笃姬虽是女儿身,但她深知父母、兄妹对自己的期待与信赖。她自己也会不时地像忠刚那样感叹,要是自己是个男孩那该多好。

笃姬十二岁那年的弘化四年(1847年),今和泉家身陷危机,这让她更深刻地感受了这一无奈。

当时,本家因一场人称“由罗骚动”的纷乱而动荡不安。

围绕着萨摩藩藩主的继承权,藩内分成两派,一派支持世子齐彬,另一派则拥立侧室由罗夫人之子久光。这一骚动背后,暗藏着第二十五任藩主重豪时期开始的财政拮据问题,对四家和一所持分家而言,那是一段极其难挨的日子。

那年秋天,全家上下皆于本宅生活。收割结束后的一天夜里,今和泉家领地内池田村的百姓暴动,放火烧了岩本村的别邸。

快马带着消息来到本宅时,忠刚已然睡下。他没有立刻赶往现场,而是躺着思索了整整一夜,而后才派侍从去现场察看情况。

万幸,“放火烧屋”云云纯属误报。今年收成不佳,百姓们只是涌去别邸求藩上减轻岁贡罢了。忠刚由此安心,决定放任不管。

哪知数日过后,消息竟传至本家。被召去城内的忠刚接到了“家政改革”的严命。所谓“家政改革”只是个幌子,本家的真正意图是让忠刚恪守分家本分,规矩当政,表现出一点诚意-说明白些,可能就是剥夺领地的前兆。

那场骚动规模甚小,连起义都称不上。然而萨摩藩是当时全国士族数量最多的藩,总得定期寻些口实让分家安稳一点。

接到藩的通牒之后,忠刚将二十一岁的忠冬及其他五名子女召集到本宅,命令道:“此乃关乎我今和泉家沉浮的重要关头,从今天起,全家上下在各自房中闭门思过,不得外出!”

跟家臣们商议后,他决定将忠冬夫妇所居住的田之浦大宅(那是当年藩主赏赐给祖父忠厚的)和传家宝太刀献给本家,以示诚意。

今和泉家门窗紧闭,为表恭谨,大气也不敢出一声,天黑后点的灯也少了。不知过了多久,藩里才派人来宣布宽恕。

忠刚病恹恹的,成天铁青着脸闭门思过。家臣纷纷效仿,委靡不振,唯有阿幸夫人以平常心处事。

阿幸夫人早晨进佛堂,专心致志祈祷两刻(四小时)时间,之后则伺候忠刚左右。那段时间里,家内大大小小的指令几乎都是由阿幸夫人下达的。

“上头又没让闭门思过,你们可得挺住啊!”

她鼓励侍从们的声音,至今回荡在笃姬耳边。

多亏了一家上下的努力,不久后家老便派来了使者。

“岛津安艺大人,家政改革之意可嘉,齐兴公特赐赏金一笔,以资改革也。”

接到此令,忠刚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府内的暗云顿时散去。藩里不仅宽恕了今和泉家,还赐下一笔赏金,这让忠刚顿时精神了不少。笃姬目睹了事情的全貌,深感太守大人的地位之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