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子女教育规划需提前(1)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心头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心愿。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样的心愿似乎仅靠孩子个人的努力已经很难实现。

近期,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显示:为子女准备教育费用已经排在了居民储蓄目的的首位,这说明,为子女筹集一笔充足的教育经费已经成了很多年轻父母的头等大事。

作为80后的年轻父母们,对于这样的调查数据也许会持怀疑的态度,因为他们自己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所花的费用,大多是九年义务教育之后,高中、大学、出国留学的一些费用,现在准备是否有点太早呢?

其实不然。

在当代,很多父母为子女准备教育费用已经从很早就开始了。比如,现在上幼儿园每年费用过万的情况比比皆是;甚至还要进行胎教、幼前教育,之后的兴趣培养、专长培训等等,这一切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后盾。

赵冉和王珂经过三年的爱情长跑,于2010年国庆节结婚了,两人都已经30岁。双方父母也已经退休,身体不是很好。王珂是做生意的,由于生意刚刚起步,每月的收入在3500元左右,妻子赵冉是某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月薪2800元,两人加起来的月收入在6300元左右。

两人现按揭住房一套,市场价值50万元,银行贷款27万元,房贷月供1800元,每月的生活费用支出1500元。由于刚结婚不久,夫妻俩现有活期存款1万元。虽然现在没有孩子,但作为老师的赵冉,深知现在储备孩子教育费用的紧迫性,于是和王珂商量每月能够给孩子储蓄一定的教育基金。可王珂认为,现在还没有孩子,认为小孩子的教育费用不会花费很多,应该把钱投入到别的地方,让钱产生更大的效益。

对于王珂的意见,赵冉显然很不同意,苦口婆心地为王珂讲了一大堆道理,最后王珂同意从每月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存入银行,作为教育基金。

第二天赵冉就在银行设立了一个6年期的教育储蓄账户,每月定期存入500元。夫妻俩存了半年之后,王珂认为这样做很是麻烦,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现代人最重要的就是时间,每月跑银行会浪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提出了撤销储蓄教育基金,应该把所有的钱都投入到生意里面去,于是夫妻两人的意见又出现了分歧……

首先,对于赵冉提出的孩子教育储蓄应该继续,王珂之所以会反对,是因为他对孩子的教育规划认识不足。对于王珂来说,将资金投入到生意当中去,从经商的角度来讲,这种投资方式需要的资金会远远地高于对教育基金的投资。但是,我们都知道做生意是有一定风险的,市场会随着需求不断地变化,经营失误、投资失败这些都是不可预见的意外,如果失败,不仅会影响到生活的计划,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教育。

其次,孩子需要成长、需要教育,我们不可能等到有钱了再去要孩子或者投入资金教育孩子,这样做如同亡羊补牢、为时已晚,而且风险性会更高。孩子的教育不像是买东西,一次性付清就可以,当有了要孩子的计划或者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每年支付一定的费用,而这些费用必须要有保证,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地成长,但当你由于资金的缺陷而无法达成这一切的时候,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必然会有一定的影响。

张强这几天非常高兴,因为“天上掉馅饼”的事情真的让自己遇到了,当然这个“馅饼”砸中自己也是与自己的实力分不开的。

2007年的9月,张强凭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国内某知名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在大学期间同时也兼修了法语,而且他对这两门外语不管是口语还是写作都非常熟练。

2011年,他毕业了,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加入了找工作的行列。在他回到老家之后,父母告诉他当地的教育局正在为法国某重点中学招中文老师,张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去面试。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因一口流利的法语和敏捷的思维方式被那所中学的工作人员当场录取了。

去国外工作是很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对于张强的父母却非常犯难,因为去之前张强要缴纳一笔不菲的保证金,加上在国外初期的生活费用,加上父母的养老钱也不够。

张强能够在国外执教,父母当然非常高兴,虽然资金不够,为了孩子将来的前程,也不能怠慢。于是父母拿出了自己的养老钱,东拼西凑,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终于让张强登上了前往异国的飞机。

显然,张强是幸运的,虽然父母动用了自己的养老钱,但总算为他筹到了高额的出国费用。

其实没钱接受教育的情况在农村经常会发生,由于资金的缺口,很多有潜力的孩子只能半途而废,错过了受教育的阶段。那么,是否有一种方式能够保证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呢?

曾经有人做了一项关于“孩子教育成本”的调查。在调查中发现:一个孩子的教育费用占子女生活总费用的21%;子女在上高中到大学阶段,这个比例会占到34%;大学到毕业,这个比例占到了41%;而且在当代,学前教育的费用要远远高于各阶段教育费用之和的平均值。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