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建成一汽(4)

成千上万台套设备集中堆放在一起,要把它们准确地安装到车间去,同时要将与之相关的工、卡、模具准确地定位到每一个车间、每一台设备;生产所需的水、电、汽、油、路都要配套到每一个工位,这些头绪纷繁复杂,如同把几百上千个蚕茧放到一个槽子里同时抽丝,稍有不慎,就会乱成一团,下游的施工、安装、调试、生产都没法进行。中国是第一次自己建汽车厂,没有经验,一汽人采用最简单也是最直观的办法,他们在苏联专家组组长专家西加乔夫协助下制造出整个工厂模型,然后将设备在每个车间模型上反复摆放编号,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号表”“二号表”制度,各个车间根据填写“一号表”“二号表”的内容到仓库里领出自己的设备及相关的工、卡、模具,然后进行安装调试,整个生产准备的工作做到了忙而不乱,有条不紊。“一号表”“二号表”制度的实行,有效地控制了生产准备进展情况,保证了生产准备工作有序进行。

尽管建设者有着很高的政治热情,但一汽建设实际上是处在一边施工,一边集结建设力量的过程中,机构、制度尚不健全,建设者绝大多数都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热情高、干劲大,但缺乏技术知识,不少管理者也从未有过这种大型工业建设的组织指挥经验,因此,建设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首先是基建工地。为了求快,施工人员在厂房基座浇筑时,混凝土的配比、钢筋在混凝土中摆放、捆扎等都未能按照要求来,现场的技术人员也不监督质量,苏联专家在质量检查时发现大量问题。在一个车间里,20根承重的梁柱,就有6根共14处露出钢筋,浇筑完的表面全部都是密密麻麻的坑窝。热电站厂房承重的40根梁柱,浇筑完成后才发现,水泥与砂石骨料根本没有搅和,水泥在上面,沙石在下面,几十根梁柱全部报废。苏联专家发现问题后向他们指出,反而被施工人员认为是大惊小怪,多此一举,更有甚者,竟用沥青涂盖表面意图蒙混过关。施工人员对此的解释是“为了赶进度”。饶斌对发现的问题很震惊,他一面召开大会,痛斥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为“犯罪”,当场要求将已浇筑的不合格基柱推倒重来。

大型现代化汽车制造厂的建设极其复杂,从基础开挖到土建到电气管道铺设到设备进场安装、调试、生产,头绪众多,需要组织者具有大工业建设的知识以及科学的管理与协调交叉的智慧。如同一个庞大的乐队,只有通过乐队指挥,众多的乐器才能演奏出华美的乐章,反之则难以设想。在这方面,一汽建设也付出了代价。例如,在苏联专家制订的一汽建设进度安排表上,1954年二季度开始机械安装工程。所有的机械设备全部由苏联订购,很多订购的设备并没能按时到货。但负责安装的方面并没有了解机械设备到货的情况,便根据原定的时间将建筑安装队伍大量集结进场,数千人的机械安装队伍进场后才发现土建任务尚未完成,订购的机械设备也未能按时到货,数千人的机械安装人员闲置无事,也使本来就紧张的住宿和生活后勤供应又增添了新的困难。

有的部门对自己本部门工作内容不了解,领导凭拍脑袋决定,结果出现很多不应有的错误。如热电站计划购买7000吨石灰,结果事后才发现只需要19.5吨,后勤供应部门制订计划要购买120吨工业用盐,使用时才发现只需要25吨。1953年购进的2600吨工业用煤,一直堆放在露天日晒雨淋,直到1955年也没有动用。一些职能处室向总厂提出需要购买大量的仪器设备,结果多达490台套的设备是属于闲置无用的。更有粗心大意的“笑话”,一个部门提出要买76吨耐火黏土材料,但采购部门却将76看成760,多采购了684吨。油漆车间需要油漆喷枪,采购人员竟将儿童玩具手枪购回。仓库管理人员不懂得设备进库分类,来了货就入库,到了需要出库时却因货物太多不知道在哪里。

由于不懂技术,不照章办事,建设工程中事故不断。1954年1~10月,发生工伤事故152次,一个320人的运输装卸大队,绝大多数人没有工业装卸运输的常识,装卸运输中事故不断,仅1955年1~7月的半年时间,就造成人身伤亡事故104次,轻伤118人,重伤3人,占到全队1/3,很多机械设备也受到损伤。

1956年1~3季度,全厂发生人身事故43起,死亡1人,重伤34人;设备事故114起,其中大型事故8起,中型事故106起,共计停工3229台时。生产出的汽车质量不稳定,第三季度新车大修率高达30%,零件废品率很高,10月份发动机车间活塞环的废品率高达46%,底盘车间的轴承套废品率竟达71%。开工仅数月,全厂停机3小时以上的事故多达563台次,其中错误操作259台次,对设备维护保养不良造成事故的171台次。

大量的问题说明,提高人员的技术和文化素质,掌握科学管理和生产技术已是刻不容缓的重大问题。

一汽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大型现代化企业,除了苏联专家和少数工程技术人员外,几乎绝大多数的干部工人都没有大型工业企业建设的经验和知识。当时刚刚解放不久,国家底子薄,技术人才极为缺乏,相当多的干部和工人,无论是管理上还是施工上,不懂技术,不具备常识,不遵循规律的现象大量存在,如果不在短期内迅速解决这一问题,一汽的建设将成问题,建设好后,能否正常运转生产合格的汽车也成问题。

在这方面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唯一的办法就是强化学习,掌握科学技术,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制度。

饶斌是学医的,他明白,要当好医生,一定要掌握基本的医疗理论,要建设现代化的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一定要懂得大型企业的管理和基本的机械工业和汽车常识,“白帽子(不懂技术)”生产不出汽车,即使生产出来了,也不可能是质量好的汽车。饶斌举一反三,号召全厂干部工人大力学习技术,坚决摘掉“白帽子”,建立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他严肃地提出,要想在一汽工作下去,就要认真学习,提高素质,掌握技术,坚决摘掉“白帽子”。

1954年3月起,一汽全厂掀起学习高潮,根据安排,工人要完成业余文化学习和技术学习规划。在6个月内,厂级、处级和部分科级干部要组织学习《汽车构造》《金属材料》《汽车制造工业》《技术设计》《生产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学习完后还要接受考试,不合格的要“返工”。对文化低的人,除了学习技术外,还要补习文化。所有的干部早上6点钟起床,7点钟上课,9点钟下课后开始上班。晚上7点钟后开始上课,9点钟下课,这才下班回家。每个星期天全体学员半天上课。厂里的大门口张贴着巨富的宣传画,画中的人面向每一位来上班的人发问道:“你今天学习了吗”,“学习、学习、再学习”,“用知识武装起来才有力量”,这类标语到处可见。不仅如此,连节日的灯谜内容都是与汽车技术有关的问题。

一汽举办了各种层次的业余文化学校、中等技术夜校、夜大学,机械部与教育部还在长春创办了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由饶斌担任院长。建工部也将一汽作为培训干部和人才的基地,建工部副部长周荣鑫带领一百多名干部来到长春蹲点,学习建筑结构装配技术和现场施工的组织管理。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纷纷组织教师到一汽工地讲课,学生到一汽工地实习。在一汽,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类学习班、培训班、讲习班等,干部工人上班上工时,几乎人人手里都提着个书包。仅1954年一年,一汽举办全厂性的汽车专业班、企业管理班、生产管理讲习班、干部业务学习班、工具机修专业班、汽车产品图纸班、统计人员专业班等共51个,培训学员2059人。培训班的要求是:对照要求,联系实际,干啥学啥,学啥用啥。

除了自己组织学习外,苏联专家也出面帮助制定一套正规的业余文化学习和技术学习规划。几十名苏联专家根据自己所长,对中国的管理干部和技术工人进行各种短期培训。3年建厂期间,苏联专家共举办各种培训班讲座1800多次,为一汽培养了240多名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

除了组织大家学外,饶斌自己也虚心地当小学生。饶斌不是学工的,对于现代汽车制造是门外汉,为了能够适应形势的需要,除了参加厂级干部学习班外,他还请了一些专家教授做他的老师,除了在课堂里学,他更多的是到建设工地、到生产车间现场学。为了解决厂房水泥浇筑质量问题,他硬是到现场和工人一起推着小车运水泥和砂石料,拿着铁锨和工人一起搅拌水泥,直到了解到水泥要搅拌到什么样才能浇筑,浇筑多长时间才能凝固,凝固后需要养护多长时间才能使用。在苏联斯大林汽车厂实习时,每天早上他和工人一起上班,一个工位一个工位地学习。一个工位的任务、职能、质量要求没有搞清楚,他就不离开,直到搞清楚为止。刻苦学习和努力实践,饶斌迅速适应了角色转换,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第一位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

强化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全厂干部工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为一汽建设提供了保障。

除了中国人民的努力外,苏联政府和苏联专家在三年建成一汽的行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苏方先后向一汽派遣180多名教育、设计、机械、土建、冶金、动力、工艺、工具技术检验、设备维修、生产组织等各方面的专家,苏联首席专家西加乔夫、总训练专家布列托夫统筹全局,亲自参与到建设的每一个步骤,带领所有的苏联专家在现场手把手地教中方人员,传授技术和管理经验,指导施工安装和生产准备。生产调试阶段是工厂建设的关键阶段,需要有经验丰富的车间和岗位技术骨干在现场调试设备,针对中国技术骨干缺乏的现实,苏方将50名斯大林汽车厂生产岗位上的生产调整工程师、调整工长等技术骨干全部派往一汽,现场调试,现场指导。这些苏联专家除了直接参与建设、培训外,还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向中方提出建议,从1953年7月到1956年12月,苏联专家就基建、安装、生产、质量、安全和节约等方面提出书面和口头建议19903条。这些建议对于保证建设进度与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苏联专家组认为:中方非常缺乏现代化汽车制造厂从领导生产的管理者到每一个工位前的熟练操纵者。这样,一旦苏联专家离去后,工厂就会难以保持正常运作。斯大林汽车厂援建一汽负责人、厂长克雷罗夫及具体负责的副总工程师博依科多次向中方提出:“中国第一次建设这么大的厂,为了保证投产后的生产和管理,现在就要考虑派实习生来我们这里跟班实习,否则掌握不了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和各项管理。”

苏方提出了一个从生产到管理的各个部门、各道生产程序所需的完整的人员清单,以后考虑到实际需要,又增加了一些单独设置的工位如精密加工设备的操作岗位,这样,实习人数逐步增加。最终,落实了从厂长饶斌直到普通的调整工共518人的实习生队伍。国家对这批赴苏学习人员高度重视,虽然援朝战争还在继续,经济上还很紧张,但对这500多实习生仍旧安排了高规格的生活待遇。每个人每月生活费700卢布(按苏联当时的生活水平,400卢布就很好了),每人都配备了皮大衣、呢大衣、毛料大衣、毛料西服等。

苏方对中国的实习生很重视,除了安排到车间跟着工程师和老工人学习外,还根据专业安排了专家一对一的讲课。讲课的时间为:工人300小时,管理干部400小时,技术人员500小时。为了充分利用这段宝贵的实习时间,厂里还要求所有的实习生和他们的老师们共同生活和工作,把讲授的技术知识和生产操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

厂长饶斌是1954年初冬来到莫斯科实习的。苏方对饶斌的实习很重视,斯大林汽车厂厂长克雷罗夫亲自圈定他要实习的部门,全厂每个处室和生产岗位都包括了,他们的意图就是让饶斌把汽车生产的全过程都熟悉一遍。

饶斌极为勤奋好学,在莫斯科实习的日子,除了吃饭睡觉,他天天一个一个车间、一个一个生产工位仔细地看,边看边问边记,一点没有看清楚,他就守在工位旁边不走,直到弄明白为止。短暂的实习为饶斌了解汽车生产和管理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短时间的强化学习,一汽人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各项规章制度也得以逐步建设和完善,投产的条件基本具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