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情结
如果说二十来岁的男人还可以过一种自由随性的漂泊生活的话,那么一旦他们步入了三十岁这一阶段,就会在周围亲人朋友的催促下,认真严肃地考虑起“成家立业”的事情了。
《论语·为政》中有一句经典的论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老夫子这样精练地概括了自己的求索治学之路,后人见贤思齐,以圣贤为榜样,对于自己的人生往往也做出了这样的规划。其中的“三十而立”虽然原本是指一种基于社会道义上的人格独立,也就是说到了三十岁已经能够独自面对人生的一切困难,自存于世,但是在大众的普遍认识中,它已经被具象化为“成家”和“立业”两项重大的人生事件。成家,意味着感情上的安定;立业,意味着事业上的安定。这两者对于一个男人来说,都无疑是发自内心地向往与憧憬着的美好生活。
在农业社会,男人们曾经这样形象地描述自己理想中的安定生活——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虽然这听起来具有浓重的农业文化特色,但是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却是丰富多彩的,它满足了男人基本的欲望和需求。首先,地是生存之本,有了地才能解决温饱问题,使自己不至于饿肚子。同时,农业社会里男人只有在土地中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一点毋庸置疑,从“男”字的造字结构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上面的“田”代表土地,下面的“力”代表劳作。按照《说文解字》上面的定义:“男,丈夫也。从男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我们不难看出古人在造出“男”字的时候,已经赋予了它准确的性别和社会分工的意义。其次,牛是一种典型的家畜,非常能吃苦耐劳,性格还比较温顺,对于男人来说,它是劳动的好帮手、好伙伴。相比于自己亲自从事一切体力劳动而言,训练牛来为自己耕地和拉车,这显然是一种脱离了原始人力劳作的更为先进的劳动方式。另外,牛也可看做是畜牧业的象征,牛能提供肉、奶,能将单一的饮食结构提高到新的水平和档次,对于生活条件的改善也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最后,老婆和孩子在男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自然无须赘述,他们是男人辛苦耕耘的直接受益者,也是价值体现的见证人,没有了他们,男人的所有奋斗和付出就失去了意义。
即使是再叱咤风云、再饱经风雨的男人,只要他能够寿终正寝,就必将要回归这样宁静单纯的生活。因为在所有男人的心中,都藏着一种渴望安定舒适生活的情结,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这样的一种渴望会显得愈发强烈,他们会越来越体会到家的重要性,只有在家里,人们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着“做事要有始有终”,后来,我们渐渐发现,人生也必须有始有终。而这个“终”,就是归属感。男人在自己年轻的时候总喜欢特立独行,厌恶被贴上统一的标签,所以他们按照自己制订的人生轨迹努力奋斗着。等男人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迷失了自我、筋疲力尽的时候,“归属感”就开始成为黑夜里指路的北极星,引着他们走向“家”的方向。
家对于每个人的最大意义就是,它是一种安定的象征,是能够让人找回自我的避风港。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面对残酷的战争,男人们要高举着“保家卫国”的旗帜去冲锋陷阵,他们保卫的正是属于自己的这份安宁。为了心中的向往和人生最终的归属,男人拼尽了全力,甚至献出了生命,这一点,我们不能不表示感谢。
男人们平时常挂在嘴边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体现了他们内心中的“安定情结”。从自我做起,然后治家,再到治国,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后的“平天下”做准备,可见一切风云骤起最终都将归于平静,一切奋斗打拼都是为了最后安宁和谐的生活。家所代表的人生归属感,才是男人们穷其一生所要到达的目的地。
小时候,童话里常以“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来作为故事的结尾,就这一句话,曾经引起了男孩女孩们无限的联想和憧憬。于是,女孩们开始做起了有关“白马王子”的美梦,而男孩们则记住了打败怪兽和巫婆的宝剑。所以,在他们长大以后,虽然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却是向着同一个目标和方向迈进的,那就是未来幸福安宁的生活。相比于女人,男人可能会采取更加激烈和直接的方式,也可能会暂时地过上漂泊的生活,但是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梦想,因为冥冥中,那种渴望安定的情结在暗暗牵引着他们,使他们即使迷失了方向,也会在故事的最后找到回家的路。
歌曲《今天你要嫁给我》里面有这么一句歌词:“听我说,手牵手,跟我一起走,过着安定的生活。”以前曾经无数次唱到这里,却从未有过什么特别的感觉。今天再唱的时候,才发现这句男人对女人的承诺,竟然如此地意义深重。它不仅源自儿时对于那些老掉牙的童话故事的美好结局的深厚情结,而且也表达了男人内心对于安定生活的无限向往。他们承诺给自己的女人一个安定的生活,就意味着给自己的肩膀上增添了一份意义重大的责任。当然,对于我们这些具有独立意识的现代女性来说,这份责任不仅仅是属于男人的,也是我们自己的。这样,如果男人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没能兑现他们当初的这份承诺,我们起码还没有放弃自己追求安定生活的权利。这就是失望却并不绝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