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就业情况概览(1)

本节提供了本科专业的信息及高职专业信息,共包括以下4张表格。

表2-1 麦可思(MyCOS)—2011年度中国本科专业门类的各项就业指标

表2-2 麦可思(MyCOS)—2011年度本科各主要专业的就业指标

表2-3 麦可思(MyCOS)—2011年度中国高职专业门类的各项就业指标

表2-4 麦可思(MyCOS)—2011年度高职各主要专业的就业指标

为方便读者查询和填报志愿,主要专业就业指标表中附有国家教育部统一专业代码,每一专业门类下均按专业类代码排序;同一专业类中,按专业代码排序。同时表格中还提供了该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平均月收入、离校时掌握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的能力满足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平均求职成本、每得到一份工作邀请所需投出的求职份数等就业指标供参考;表中还列出了往届大学毕业生当初选择该专业的首要理由,选择理由为“将来就业容易”的专业多是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选择理由为“大学调剂”的专业往往相对较为“冷门”。

为了便于读者更正确和有效地利用本书信息,首先对本节表格的使用及主要专有名词作出统一的说明。

(1) 书中各专业对应的各项就业指标数据均来源于麦可思(MyCOS)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是根据麦可思2011年对中国201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所得数据,反映的是各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状况。

(2) 就业率: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本科毕业生人数/需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总人数;需要注意的是,按劳动经济学的就业率定义,已就业人数不包括国内外读研人数,需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也不包括国内外读研的人数。

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高职高专毕业生人数/需就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总人数;其中,已就业人数不包括专转本人数,需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也不包括专转本人数。

(3) 离校时的工作能力:麦可思把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分为35项基本工作能力,在调查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时,要请他/她们评估各项能力在自己工作中的重要性、工作中要求的能力和自己离校时掌握的水平。经过加权计算出离校时掌握的35项能力的总体水平。工作能力的最高水平是100%,企业一般要求在40%以上(麦可思《中国企事业单位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与工作能力需求调查》),毕业生掌握的水平多在30%~60%之间。

(4) 工作能力的能力满足度:大学毕业生离校时掌握的能力水平与工作要求的能力水平之间的差距。

工作能力的能力满足度最高为100%,表示满意;90%以上为良好满足;85%以上(包括85%)表示能力基本满足职业工作的需要;75%~85%表示能力不太能满足工作需要;而75%以下则表示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工作能力满意度反映的是自身能力与初级职业工作要求能力的差距。举例来说,某位“211”院校会计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进入一家投资银行从事财务分析,由于该公司的技术含量高,知识更新速度快,所以该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的能力不太能满足工作需要;而某位非“211”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进入一家超市做会计,工作要求的技术含量不高,该学生掌握的能力基本可以满足工作需要。

(5) 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在本专业所有已就业的毕业生中,从事了与该专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所占的比例。

一般来说,造成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本专业相关度较低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该专业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得到了重视,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较强,即使没有过强的专业本领,也容易适应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本专业的就业环境不够理想、就业面过窄,或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供大于求,毕业生找不到与本专业相关、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不得不去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6) 毕业即读研和留学的比例:该指标仅反映本科专业毕业生的能力状况。其表示为本科毕业后,直接在国内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的人员在本专业全体本科毕业生中所占的比例。

(7) 自主创业的比例:毕业半年内,以自主创业的形式实现就业的人员在同类院校全体同届大学毕业生中所占的比例。

(8) 求职成本: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活动中的总花费(服装、差旅费、印制简历及其他)。

(9) 求职份数:应届大学毕业生从开始求职到接受第一份工作为止,总共投出的工作申请的份数,这一指标体现了求职的时间成本。

(10) 选择该专业的首要理由:包括“兴趣爱好”、“大学调剂”、“该专业将来就业容易”、“该专业就业收入较高”、“根据职业规划选择”、“学术名声”、“学习容易”等7个选项。但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经济情况和就业形势的变化,一个专业的受欢迎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表格中所统计的“理由”也仅仅是反映了2010届毕业生当年选择专业的情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