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信息确定就业目标(2)

或许,“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爱打电脑游戏的孩子就由此立志成为计算机程序师?贪吃的孩子就可以梦想成为美食家吗?

又或者,可以根据孩子的特长来确定职业目标?也许能发挥长项就能占据优势吗?

当实在摸不着门道的时候,干脆完全依赖于做职业测评,根据职业测评结果作出选择总会是相对简单一些。

……

然而遗憾的是,上述这些想法都不够全面。

职业测评,不可依赖

职业测评通过对测评者进行全面测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从而更加合理、准确、科学地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规划自己的职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普遍应用于中国人才选拔和招聘方面。在中国就业压力日益增加和个人选择多元化的时候,职业测评逐渐走进中国市场,并为大家所认可。近几年来,很多大学都推出了“大学生职业测评”服务系统,通过设定的题目,检验大学生的职业人格、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及职业能力等,以此来指导大学生顺利就业。

但你不能对一纸试卷有过多的期望。职业测评仅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主观愿望来进行判断,无法让测试者实际考察到真实职业的客观环境,更没有考虑社会对职业的需求程度,如果仅依赖职业测评就盲目得出结论,对职业、大学和专业作出草率地选择,这种“随意”的后果只会造成自己学不到社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难以为社会所用。

因此,做职业测评、考察职业环境必须和就业信息配套进行。

理想定职业

或许大家会机械地认为,理想是否能实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当初选择的大学和专业:如果理想是当1名中学教师,那么,选大学时一定要选择师范院校,并且应根据未来想教的科目来选择专业,经过4年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毕业时可以应聘教师岗位。

这种以理想定职业的做法,如果能够顺利实现,的确会让人在工作过程中收获颇多,并且容易产生职业成就感和人生满足感。

但现实地讲,这种做法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因为如果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不匹配,以至于毕业时找不到就业机会,连起码的就业都实现不了,那么,再远大的理想也只能是空谈。

经常可以听见周围的人说:“其实我原来的理想是做……”,理想能否实现,与职业规划、就业市场和个人期望值等多种因素相关。

因此,进行职业规划时,个人理想可以作为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但是,不可以完全以理想来定职业。

爱好定职业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们也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浓厚的兴趣可以让人专注于所从事的事情,并且容易有所成就,因此,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必须重视兴趣的因素。于是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孩子也许会说:“平时我喜欢做……所以我选这个专业。”

然而,兴趣爱好不能等同于职业兴趣,同样,消费兴趣也不等于生产兴趣。并且,兴趣具有易变性,偶尔做一下喜欢的事情会觉得很有趣,也许天天做、年年做就会感到厌烦。特别是在青春期,有时候孩子的兴趣只是一段时间内的感觉,会随着时间很快改变。但是职业却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不可能根据一时的兴趣把工作经常换来换去。因此,职业规划不可以随着兴趣爱好而定。

特长定职业

的确,长项可以使孩子比别人更胜一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特长却可能“无用武之地”。曾经有这样1名“看仓库的大学生”。

胡良奎是学广告专业的,曾任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学生会的副主席,在大学里是个才气纵横的另类人物,在其简历中,他声称著有长篇小说一部。其实,2005年他在合肥曾找到过几份工作,最好的那份工作给他的待遇为1 400元/月,但他觉得像他这样的大学生至少也应该有2 000元/月的收入。此后,他从合肥来到广州,又从广州、福州、深圳一路辗转来到佛山。广州不少的广告公司只给他600元/月的底薪,深圳的一些广告和销售公司更狠,底薪1分不给,只能得到业绩提成。他两手空空地来到在佛山打工的父母身边,进了一家鞋厂看仓库。现在,他的工资是800元/月。

资料来源:傅剑锋,沈颖等. 大学生求职困境调查. 南方周末,2006-04-06(1)

胡良奎并不是个例,实际上每年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当中,很多都是有“一技之长”甚至“多技之长”的。在制作简历的时候,每个大学生都不忘记在自己的“特长”栏里尽量多写几项。但是,很多人都会忽视一点,长项哪怕再优秀,如果没有市场需求,也只能是怀才不遇。

因此,在做职业规划时,“特长”并不是“杀手锏”,职业规划也不可以凭“特长”来确定。

经过上面的分析,读者可能会更加迷惑了:到底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怎样选择适合的专业和大学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