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从模式与实例中评析当责原理(1)

论述当责原理,要分两个阶段。首先,我要以“当责者”相对于“受害者”的三个基本模式开始;然后,再以“当责”相对于“负责”的8个实例做进一步阐述。

2.1 “当责”对应“受害者循环”的三个模式

在“责任感”承担上,如果不能勇于负责,勇敢地向外或向上跨出一步,则每每向内收缩,或向下沉沦,成了所谓的“受害者循环”的受害者世界。如果缺乏自我认知,或乏人指引,是很难提升的。画成模式后,不惟昭然若揭,也令人心有戚戚焉。

下述三模式:水平线模式、企图心模式及同心圆模式,给大家一个全貌。

2.1.1 水平线模式

第一个模式是美国领导力伙伴顾问公司所倡导的,如图2-1所示:

图2-1 水平线分开的当责流程与受害循环

资料来源:R. Connors,T. Smith&C. Hickman:The OZ Principle

一条细线分出两个世界,在水平线上面的称为“当责阶段”(accountability steps);有4个重要阶段,拾级而上,依次是:正视问题(See It!)、拥有问题(Own It!)、解决问题(Solve It!)及最后着手成事(Do It!)。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困难,因为有许多人第一就无法正视,而是逃避、推拖、漠视各种问题,然后很自然地掉落到水平线之下,称为“受害者循环”,其中有6种不同的受害心态,在思想中、态度上、行为上循环不已;很多人难以自救自拔,必须藉助他人帮助。一个成功的领导人有了自身的经验,常可以在各节骨点上救部属、救同僚乃至救客户,重新回升到“当责阶梯”上。康诺斯与史密斯在《翡翠城之旅》(Journey to the Emerald City)著作中,曾详细分析“受害者循环”中受害者的6种心态,综合言之如下所列。

第一种是:“漠视或否定”(ignore/deny),典型心态如:

? 从我的位置看,我不觉得有问题;

? 我的研究报告没有显示这个问题。

第二种是:“那不是我的工作”(It’s not my job),典型心态如:

? 这不在我的工作内容(job description)内;

? 我不是被聘请来做这种事的。

第三种是:“交相指责”(finger-pointing),典型心态如:

? 那些业务人员,实在是不懂怎样销售我们这种设计精良的新产品;

? 研发人员如能开发出顾客真正需要的产品,我们的业务目标就可达成了。

第四种是:“真假迷惑、不知所措;告诉我怎么做”(confusion and tell-me-what-to-do),典型心态是:

? 你到底要我们聚焦在哪里?质或量?

? 你就直接告诉我怎么做好了?(当然你是要负责的)。

第五种是:“掩盖尾巴”(cover your tail)的游戏,如:

? 我早就警告过你了,请看我三个月前给你的电子邮件;

? 我已经把所有可能失败的理由整理归档,日后备用。

第六种是:“等着瞧吧”(wait-and-see),典型心态如:

? 我们正处过渡期,时间过了,自然就变好了;船到桥头自然直,古有明训。

这6种心态,如风火轮般旋转,被卷入的无一幸免,都成了“受害者”。

如果你当责不让,跑在水平线上,你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

1. 正视问题(See It)。面对冷酷事实,察纳他人批评,诚恳公开沟通。

2. 拥有问题(Own It)。积极介入,承诺目标,与组织校准目标。

3. 解决问题(Solve It)。面对难题,专注最后成果,不断思考:为了成果,我还可多做什么? (“What else can I do?”)

4. 着手成事(Do It)。确实执行,主动报告进度,不断有后续追踪。

2.1.2 企图心模式

第二个模式是赢派顾问公司所建立的,如图2-2所示。

图2-2是个8字形的上下两边回路;在上面的,他们称为“当责回路”(accountability loop),从坦承问题存在开始,到采取行动,总共6步历程,而完成当责任务。在下面的,是为“受害者回路”(victim loop)从忽视问题的存在开始,一路发展到隐藏自己,拒绝加入,总计也有6步,形成了受害者难以自拔的情境纠缠。

图2-2 8字回路下的当责与受害者

资料来源:M.Samuel & S.Chiche:The Power of Personal Accountability

当环境中发生状况时——通常也是一种颇具挑战性的状况,你就开始选择如何回应。基于你的企图心(intention),你会有不同的回应,也选择了不同的路径。8字向下——你会轻忽(ignore)该问题,否决(deny)自己要介入,终而怪罪(blame)他人;然后,针对为何他人须负责而予以合理化(rationalize),并抗拒(resist)他人要你介入的任何企图;最后,你隐藏(hide)自己,避免处理那件棘手问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