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商父的诞生(1)

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范蠡

管仲去世150年之后,南方出现了一位大商人,他的名字叫范蠡(公元前536~公元前448年),后世尊之为“商父”。与管仲“先商后官”的经历不同,范蠡是“先官后商”。

范蠡辅佐的是“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个霸主越王勾践。勾践的称霸经历最富戏剧性——先是战败几乎亡国,被迫到敌国为奴,然后卧薪尝胆,历20年终成霸业。

越国地处长江下游的浙江、江苏一带,在西周时期尚是蛮夷之地,到了春秋,它与比邻的吴国相继崛起,形成争霸之势。公元前496年,吴越战于携李(今浙江嘉兴),吴王阖闾负伤身死。两年后,阖闾之子夫差与越再战于夫椒(今江苏无锡马迹山),大败越军,越王勾践被围困于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为了避免灭国之祸,谋士范蠡献计,向吴王求和乞降,以待复起,他用铜剑在石头上刻了12个字——“待其时,忍其辱,乘其蔽,就其虚”。范蠡陪同勾践入吴国为奴,前后三年,受尽屈辱。

被放归越国之后,范蠡又提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他先是遍觅美女献给夫差,让他沉迷酒色,荒废国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名列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同时,他着力于军政经济的建设,从《越绝书》、《吴越春秋》及《史记》等史料看,他在三个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首先,建立各种生产和军事基地。他建筑了山阴小城和山阴大城,把都城从山麓平阳下迁到沼泽平原地带,使越国有了一个坚固的行政中心。然后,在水土资源丰富的大城东郊筑塘,建立了粮食基地富中大塘,又在大城周围根据水土资源分别建造了畜牧基地鸡山、豕山和犬山,水产基地目鱼池,蔬菜基地稷山,冶金基地姑中山、练塘、锡山和六山,铸剑基地赤堇山、称山,造船基地船宫,练兵基地时浦,木材基地木客,编织基地麻林山和葛山,食盐基地朱余。在国史上,范蠡是第一个以产业模块的方式规划国民经济的人,这当然又比管仲进了一步。他通过建设这些生产、军事基地,有计划地重构了越国的国民经济能力。

其次,以价格调控的办法促进粮食生产。他说:“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就是说,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如果下跌到每石只值20钱,就会谷贱伤农,农民就会荒废土地,全国就会闹饥荒;如果上涨到每石90钱,就会打击到工商业者,国家的税收和财政收入就会下降。因此,他向勾践建议,最好把粮食价格控制在“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的限度内——每石粮食最高不超过80钱、最低不低于30钱,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实行宏观调控的浮动价格政策。这样,农业和工商业都能得利,物价稳定,关隘和集市繁荣,是真正的治国之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