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反击战(5)

胡锦涛华盛顿再交锋

人民币汇率是一个长期的战争,在中国作为崛起者的形象没有改变之前,人民币汇率问题就始终存在,西方施压人民币升值的努力就不会停止。而为了让中国崛起变得可持续,人民币汇率就必须保持在适当合理的位置,中国就必然会抵制大幅升值的压力。

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人民币汇率问题注定难以找到皆大欢喜的结果。虽然在2010年底的进攻中暂时受挫,但美国显然不会放弃这个绝佳的对华施压筹码。一有合适机会或需要,美国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人民币。

2011年1月6日,美国白宫发言人吉布斯说,美国仍然认为,“中国必须采取措施让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美中这两个经济大国有必要减少贸易不平衡。白宫并且暗示,在胡锦涛主席2011年访问白宫时,奥巴马肯定会提出这个问题。

5天后,路透社又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的话说,“美国对中国让人民币升值、促进国内需求这种循序渐进的做法感到不耐烦。”按照这位官员的话说,“不仅是中国做这事的速度,而且是他们表露出来做这事的决心,都令人不满。”

美国人再度抱怨。而这位官员提到的“这事”,应该就是中国承诺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中方强调改革,美国人则理解为升值承诺。这是外交中高明的模糊,但却也是诱发下一轮冲突的关键之处。

这位官员之所以不愿透露姓名,因为时值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中美作为世界两大强国,有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一时无法得出结果的人民币问题上继续纠缠,显然也非上策。既想要人民币升值,又不愿因此断送两国整体关系,这也是美国在对华关系中纠结的一个地方。

美国加大了对华战略的调整,其核心就是迂回进攻,更多借助其他国家对华施压。

1月12日,作为对华经济金融政策的主导者,美国财长盖特纳对美中关系进行了一分为二的分析。他一方面说,中国给美国带来“无穷的经济机遇”,美国对华出口的增长速度为对其他国家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中美经济关系为两国带来了“巨大好处”,“两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补的……我们极为仰仗彼此的成功”。

另一方面,他也宣称,中国的货币政策“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经济都是不合理的。”

一些美国学者则宣称,中国低估汇率,实则是保护主义举措,其结果就是真正的受害者是穷国。因为它们无法跟中国竞争,最终将大量就业机会拱手让给中国。由此,美国是在替天行道,帮穷国说话。

对于美国的转变,中国也采取了回应。法新社在一篇文章中就注意到,“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展开国事访问之前,中国央行今天(1月6日)承诺将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承诺,中国将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

1月16日,在行前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西方媒体就注意到,胡锦涛“含蓄地批评了美国的货币政策”。胡锦涛表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历史形成的”,美元今后仍将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而人民币在实现国际化之前将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2011年1月18日至21日,人民币汇率问题波澜不兴。奥巴马盛大仪式款待胡锦涛,新华社的报道说,在1月18日抵达华盛顿当晚,奥巴马就在白宫老家庭宴会厅举行私人晚宴,以少有的“拉家常”方式款待胡锦涛,“壁炉中的炭火噼啪作响,奥巴马笑称,这是对胡主席的欢迎之声”。第二天的国宴上,奥巴马还特地把正在学习中文的女儿萨沙介绍给胡锦涛,“当萨沙用中文问候胡锦涛时,胡锦涛十分高兴,鼓励萨沙努力把中文学好”。

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就没有较量。

在与奥巴马举行会谈时,胡锦涛强调,2011年中国将开始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美国也在实施调整经济结构等发展战略。中美两国应该继续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寻求和扩大互利合作,继续向全球市场发出积极有力信号。

他表示,中方愿同美方开展全面经济合作,相向而行缓解贸易不平衡,共同倡导自由贸易和反对保护主义,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尽快取得实质进展。

这虽然是非常熟悉的表述,但考虑到中美当时较为特殊的历史背景,每一句话中,其实含有深意。中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美方实施调整经济结果战略,实则就提醒美国,改革是两国共同的任务,并非只中国一方的责任。

“相向而行缓解贸易不平衡,共同倡导自由贸易和反对保护主义”,则是在暗讽美国,正在推行一些贸易保护主义主张。

有微妙的要求,更不乏明确的主张。作为绵里藏针的更直接的表现,胡锦涛告诉奥巴马,中方将一如既往为美国在华投资企业提供完全公平的国民待遇,但“希望美方在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给予中国赴美投资企业公平竞争环境、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方面尽快采取积极措施”。

对于胡锦涛的表述,新华社的报道说,奥巴马回应,“美方愿意认真对待中方在经贸领域重要关切,努力取得积极进展”。

这些主张和承诺,也随即落实到作为峰会成果的联合声明中。在洋洋洒洒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领域的声明中,关于金融的主张言简而意赅。

比如,美方承诺,“美国将重点减少中期联邦赤字,确保长期财政可持续性,并对汇率过度波动保持警惕”。

中方则表示,将继续加大力度扩大内需,促进服务部门的私人投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中国将继续坚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考虑到中美货币政策的国际性影响,双方都承诺,“继续实施前瞻性货币政策并关注其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中美以平等身份进行了一次平等的会谈,《今日美国报》就说,奥巴马在白宫设私人晚宴,并举行隆重国宴,“这种异乎寻常的姿态旨在表明,美国完全把中国当作一个平等的国家,此举肯定会得到所有中国的积极认可。”

中方的外交表现,也让美国媒体颇为叹服。美联社说,自胡锦涛2006年访美以来,他讨价还价的能力加强了,这要归功于中国“爆炸性”经济增长以及美国遭受的经济厄运,“难怪底气十足的胡锦涛在从人民币汇率到中国对朝鲜支持等一系列问题上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傅瑞伟说:“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势力比过去强大了许多,中国根本没有对美国让步的意思。”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