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亦是华夏民族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期之一。
这一时期最有实力的七个王国为:齐、楚、燕、韩、赵、魏、秦,人称“战国七雄”。
秦:约占有今陕西关中、汉中,甘肃东南部,四川省大部。
魏:约占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东部。
赵:约占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韩:约占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
齐:约占有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
楚:约占有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的一部分。
燕:约占有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的一部分。
战国前期,“七雄”形成,各国将精力用在内部整理、改革上。
魏国魏文侯时期(公元前445年—公元前396年在位),用李悝进行改革,在军事上实行以能力选拔将士的制度,重用吴起、西门豹等人,成为战国初期第一个强国。
楚国楚悼王时期,起用吴起变法。吴起在魏国参与李悝变法,后受魏相排挤,奔楚。主要是裁减官吏,废除贵州的世卿世禄,禁止门第请托,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军备。但这种做法在任何国度任何时期,都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惹来杀身之祸——楚国旧门第势力、既得利益团体对吴起的做法非常不满,支持他的楚悼王一死,吴起便死于乱箭。
齐国在齐威王时期,起用邹忌进行改革,整顿政治,鼓励进谏,制定法律,招抚流亡,国力迅速提高。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齐国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用计败魏军,成为中原地区最强的国家。
而公元前356年发生在秦国的商鞅变法,则比以前几国进行得更为彻底。其变法鼓励人口增殖,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户口,推行县制,实行连坐之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中期以后最强的国家。虽然其变法触及多方势力,导致商鞅被车裂,但变法一直持续了下来。
此时赵国的赵武灵王为抵御北方胡族,改革的中心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其骑马射箭的方法,这使得一向不善于与胡人作战的中原士兵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由此,赵国西退胡人,北灭中山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战国时期,九州上下“国无宁日,岁无宁日,邦无定交,土无定土”。为限制邻国或强国的扩张,各国在外交上变化无常,先后有“合纵”、“连横”等策略及联盟出现。
强大起来的秦国,与东边的齐国形成东西对峙,皆意在争取其他诸侯国,孤立对方。中间的韩、魏、赵、楚、燕等国,则在联秦抗齐或联齐抗秦中来回摇摆不定——既不想被强秦吞并,也不想被齐攻破。很大程度上,这些国家意在保持一种实力上的平衡。
而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这种外交策略,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经验财富——无论是国际局势的变化,或是商业上的竞争,都能从中看到一些玄机。
战国时期,没人再把周天子当盘菜——七雄之中任何一家都有能力单独吃掉周天子这份。只是,当周天子的势力弱到如此地步的时候,也没有人愿意当出头鸟去担这个风险——因为他们心里明白得很,谁带这个头,谁就得挨其他人的揍。这一道理非常管用——后来,中国每一次陷于群雄割据时,带头称帝的那位,基本上都没有好结果。
强大起来的秦国,意在东入中原。公元前329年,魏人张仪入秦,献连横之策,建议与魏、楚亲近,以攻韩国,先吞下洛阳,挟周天子以令诸侯,再回头来取魏、楚。公元前323年,魏将公孙衍行“合纵”之策,意在促成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以联合阻击秦国。但不久楚国伐魏,此策受挫。公元前319年,公孙衍为魏相,次年发动魏、楚、燕、赵、韩五国联合攻秦,楚怀王为统领,为秦兵所败。
齐、秦之争,焦点在于谁能得到楚国。楚悼王死后,吴起的新法被废,楚国开始走下坡路。为了破坏齐楚联盟,张仪于公元前313年出使楚国,欲使楚国与齐国绝交。张仪口头许诺,只要楚与齐断交,秦便归还楚国商於600里地为酬。楚怀王信以为真,便与齐断交。当楚怀王令人向秦国索要土地时,张仪道:我与楚王商定的是6里,没听说是600里。楚怀王怒,发兵攻秦,败,8万楚兵被杀,楚损兵折地。此后张仪又说服韩、燕、赵与秦结盟。公元前299年,楚怀王被扣留于秦,魏趁楚国内空虚而袭之,齐不往救,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赵武灵王的改革之后,传统的车兵被骑兵取代,车战改为运动战,战斗力比中原士兵有提高——就像长久以来游牧民族的骑兵杀入中原那般有优势。如此,赵国成为秦国向东发展的又一障碍。秦昭王为打击赵国,打算忽悠齐愍王,以联合五国一起收拾赵国。苏秦识破其计,劝齐王放弃这个打算,并联合四国一起对付最强大的秦国。公元前287年,五国联军败秦,秦被迫割地给魏、赵以求和——这是秦国吃的最后一次大亏。
公元前286年,齐灭掉一度恢复体力能东败齐、南攻楚但此时陷于内乱的宋国。一旦各国不安,昔日一起打败秦国的“合纵”联军又摇摆到了秦国这头,联合伐齐。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率五国联兵入齐,齐军大败,联军直取齐都临淄。此役后,齐国虽不致灭国,但已经丧失了与秦国争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