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介平民到开国皇帝,刘邦的人生可是精彩之至。其中最精彩的一段莫过于从他起兵到后来最终战胜项羽的这七年时间。人生短暂,能有这辉煌的七年,足以成就一段千古绝唱。
才能平平的刘邦这一路走来,七年时间,就完成了他从草根到帝王的飞跃。创造这段历史的,除了他本身的个人魅力外,和那些帮助他成就这番事业的人的帮助是分不开的。这些人,就是他生命中的贵人。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更加频繁,早已不是以前那种单打独干的时代了。在这个时代,要想做一名成功的管理者,更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
贵人,不一定是指那些身份地位很高的人,是指对你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助你达到人生目标的人。
纵观刘邦的七年,就是靠别人的帮助才完成他人生的一次次跨越的。
刘邦最早的贵人,是那些他在沛县结识的朋友。在沛县,刘邦是深得人心的,很多事情都有人来替他办理。惹下麻烦也会有人帮他摆平,就如前面所说的不小心弄伤夏侯婴一事。本来入狱的应该是刘邦,可是夏侯婴虽然自己受了伤,但宁可再受鞭刑和入狱也不供出刘邦来。再就是萧何、曹参、樊哙等,从最初的在一些小事上对刘邦的帮助,到最后劝说县令招流亡外地的刘邦回来。直至县令反悔,又设计杀死县令,公推刘邦为主,这段过程中,没有一处不见这些人的身影。
他们是刘邦生命中的贵人,从刘邦开始打江山,到最后称帝,也到处都有他们的功劳。更有鸿门宴中樊哙怒斥项羽,“萧何月下追韩信”为刘邦得到一名大将等佳话流传至今。另外还有周勃、灌婴那些随刘邦一起打下江山来的老乡。项羽出江东,带的是八千江东子弟兵,可是在后世有谁知道那八千人中间几个人的名字?因为他们除了跟着项羽冲杀外,并没有别的地方对项羽有更大的帮助。所以说刘邦在沛县的老乡是他的贵人,一点也不为过。作为一名管理者,要是能得到这样多有才能的人的支持,即使不能达到刘邦那样的高度,自然也会在自己从事的行业中作出成绩来。
刘邦另外的贵人,应该是他的岳父吕公和他的妻子吕雉。吕公慧眼识人,把女儿许配给刘邦,从此刘邦开始有了一个家。经常有人说,男儿当先成家,后立业,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有家的男人做事会考虑得比较周到一些。据说管理女人要比管理国家难,所以刘邦应该从他的婚姻中得到很多处世的经验。
这话虽然有些偏颇玩笑,但是刘邦的对手项羽是一直没结婚的,虽然有个虞姬,也只是项羽在征战时遇到的一个小女孩,刚刚跟着项羽时,才十三四岁。儿女情长,英雄气短,项羽在临死前还在说“虞姬虞姬奈若何”。而吕氏,却没给刘邦添多少麻烦,就算后来在战乱中和刘公一起成为项羽的人质,也并没成为刘邦心理上的负担。
吕雉刚刚嫁给刘邦时,刘邦没什么钱,生活并不富裕。刘邦也为了公务和应酬经常在外面,吕雉在家中就从事农桑针织,负起养家的责任。刘邦逃亡到外后,吕雉就一个人支撑起了家庭,有时还要给刘邦送去些衣物食品。所以说,吕雉是相当贤惠的。她嫁给刘邦,刚开始十几年间,刘邦一直是做他的亭长,虽然比普通百姓要强一些,但是并不是如吕雉在嫁人之前所称的贵人,而这期间,并没有见到吕雉和刘邦不和,或者是闹离婚的记载。比起现代女子,如果丈夫三两年不得志,就想着要离婚另攀高枝的来说,刘邦可以说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老婆。
另外,吕雉贤惠,也并不是毫无心计。刘邦被推为沛公,起兵造反,吕雉被连累投进狱中。后来经萧何多方周旋,才被放了出来。后来她跟着刘邦,刘邦军队到哪,她就跟到哪。颠沛流离的生活,让她变得更坚强,也磨炼了她的智慧。就算后来身陷楚营,她也一直没有放弃过。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吕雉被封为皇后,从此她有机会参与朝政,出谋划策。汉高祖十一年,刘邦远征时,为了后方的安全,吕雉和萧何设计,杀掉韩信,为刘邦解除后顾之忧。据说当时刘邦听说韩信被杀,大喜。同年,梁王彭越谋反,被刘邦废为庶人,流放外地。流放途中,彭越遇到吕后,向吕后说自己没有罪,吕后答应为他说情,遂一并回洛阳。回到洛阳后,吕后告诉刘邦:“流放彭越,等于放虎归山。”刘邦醒悟,遂把彭越处死。刘邦称帝期间,吕后协助刘邦对朝政作出很多贡献。
后来刘邦死后,她作为皇太后管理朝政,又有一番大作为。
匈奴单于听说刘邦死了,写信对吕后说:“你丈夫死了,我妻子也死了。我们两个人都身为人主,这样很不快乐。不如用我们现在有的,换我们没有的。”吕后知道单于是想趁机羞辱自己,就听从季布的话,写信回复说:“我年老色衰,连头发和牙齿都掉了,走路都不方便。”然后送车马给单于,并写信谢绝。吕氏的有礼有节,让单于惭愧于自己的轻浮,遂遣使来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