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经济沦陷与败走台湾(1)

长沙“小春秋”晚报载:解放前夕,工人上午领到一个月的薪水可以买到五斗米,到下午只能买两斗米了。浏阳东乡的一位农民在长沙太平街一盐号买20斤皮棉,装袋时他发现棉花里有一捆钞票,就一声不响把钞票装进了麻袋,自以为发了点小财。满心欢喜。回到家里用秤一称,那捆钞票的面值还抵不上棉花重量的价值,令人哭笑不得。

抗日战争开始一直到国民党败走台湾,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恶性通货膨胀。1937年100元可买到两头牛,1938年变为一头牛,1939年可买一头猪,1941年能买到一袋面粉,1943年能买一只鸡,1945年能买一个煤球,到了1948年,只能买到几粒大米。

到底是什么导致中国陷入长达十二年的持续恶性通胀?

战争是财富毁灭的最极端、最快速的方式。财富不等于钱,而是指价值,但是战争确实是在猛烈地“烧钱”。

宋子文和孔祥熙通过发行公债套现、收编民企、征收重税、剥夺“伪产”等方式为民国政府掠得巨额财富。但是,抗日战争开始,中国军队损失惨重,物资消耗巨大,国民政府银库告急。到1945年,不包括银行贷款在内的政府收入,只抵得上开支的1/3 。虽然国民政府一共获得美国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但是抗战结束不久又陷入内战,国民政府财政陷入危机。

战争期间,前线每天都在开炮,每天都在“烧”大量的现金。战事告急,财政亏空的国民政府不得不开动印钞机,源源不断地给前线送法币。

1937年,法币总发行量为14亿元左右;到抗战结束时,法币的发行量高达5000亿元;在1947年,法币发行量达到16万亿元以上;到了1948年,法币发行量激增至660万亿元,等于是1937年的47万倍。

然而财富不等于钱,货币超发并不代表财富增加,相反财富随着货币的快速增加而迅速贬值,价格则随之节节高升。商品平均价格在1937年到1945年8 月间上涨了2000倍以上;内战结束前夕比抗日战争以前上涨了3500万倍。

到了内战结束前夕,物价上涨达到了“转眼”即涨的程度。甚至印刷的钞票还末出厂,已不及自身纸张和印刷成本的价格了。广东一家造纸厂,竟买进800箱票面100-2000元的钞票,当作造纸原料。

货币超发直接导致金融性通货膨胀,然而随着中国大片领土快速沦陷,非金融性因素加速推动价格上涨。

上海沦陷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和工业重镇逐渐被日本人控制。机器、金属、电力设备、化学品和燃料等急需战争物资出现严重短缺,率先拉动价格上涨。金属和金属制品的价格在战争的头两年间上涨了倍,而总物价指数仅翻了一番。

由于日本对国民党地区强制实行经济封锁,大量的物资不得不依赖于进口,进口品价格也应声上涨。后来美对日宣战,上海、香港等进口通道被切断,进口价格比1937年翻了一番。

屋漏偏逢连夜雨,1940年中国农业欠收,农业产量比1939年下降10% , 而翌年又下降了13%。政府为了补给抗战,于1941年7月开始直接征收粮食,加剧了市场粮食短缺。食品价格迅速上涨,1940 年和1941 年,重庆的食品价格暴涨了将近1400%。

食品为刚性需求商品,食品价格上涨必然引发连锁反应,工商业领域的工人工资不得不随之上涨,工资增加刺激消费。此时,全国已经出现疯狂的商品抢购和大量的囤积,抢购潮推动物价更进一步疯涨。中国经济进入了通胀死循环,一直到国民政府败走台湾。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