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被动的市场与历史的暗流(6)

表面上狙击胡雪岩的是盛宣怀,但是真正的幕后推手却是“洞庭山帮”席正甫。

席正甫极为低调,但是在当时的上海金融圈是不可一世的人物。他是汇丰银行的利益代言人,也是“四大买办”中唯一一位家业长盛不衰的买办。

胡雪岩的生丝生意一直与怡和洋行竞争,并极大地伤害了外国洋行的利益。汇丰银行的股东便是外国洋行,于是洋行大佬们希望席正甫除掉胡雪岩。

席正甫正好和盛宣怀关系慎密,二者便合谋算计胡雪岩。当时的汇丰银行实际上成为中国的“中央银行”,已经控制了上海钱庄和票号的资金来源。

1883年,正当胡雪岩与怡和洋行在生丝大战中处于僵持不下的状态时,汇丰银行突然收紧银根,大批丝商斩仓出局,丝价直线下跌。9月初,上等生丝每包价格尚能维持在427两;到11月初,下跌至375两。此时,上海各洋行完全停止收购新丝,胡雪岩的资金链濒于崩溃。

汇丰银行控制了当时中国的金融体系,夺取了清帝国金融高边疆的制高点——中央银行,富家天下的胡雪岩被其玩弄于鼓掌。这也揭示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更大阴谋。

我们知道,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英国大量的鸦片走私到中国。为什么英国会将大量的鸦片走私到中国?而不是工业产品?原因是英国试图通过鸦片走私掠夺中国白银,击溃中国的银本位金融体系,从而实现贸易顺差。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大量的茶叶、生丝、陶瓷出口到英国,英国则处于入超地位,黄金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这是英国无法容忍的。于是,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对中国出口鸦片,事实正如英国人所愿,鸦片贸易导致中国白银大规模外流,在中国引发了严重的“银贵钱贱”的货币危机。到乾隆年间的1781年,国库存银高达7000万两,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1850年时仅剩800余万两。

率先建立金本位制的英国必须以鸦片贸易的方式击溃了中国的银本位制,控制了中国金融高边疆,中国经济完全丧失反抗侵略的能力,沦为任人宰割的厄运。之后,英、美、法、德、意、俄以日本相继建立了金本位货币体系。

汇丰银行成立的初衷,便是夺取中国“中央银行”的地位,通过控制中国金融体系源源不断地为洋行大佬输送利益。

正如宋鸿兵在其著作《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所言:“汇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启了一个金融殖民地时代。”

所以,鸦片只是近代中国的一个符号,符号的背后是金银。鸦片战争本身就是一场贸易战争,而贸易战争的核心就是金融战争,金融战争的幕后策划者就是那些财大气粗的洋行大佬。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西方列强一直在谋划着以坚船利炮为利器,以金融贸易为核心,摧毁这个曾经神秘的东方古国,开启这个庞大的市场,掠夺源源不断的财富。而中国,被动地打开的国门,被动地开放市场,被动地接受资本主义,甚至连公司也是被动地引进。中国没有像日本一样化被动为主动,而是在被动中陷入历史的暗流中,洋务运动在这个暗流中注定走向深渊。

胡雪岩被“猎杀”和洋务企业国有官僚化,是两大极具标志性的事件。胡雪岩的商业帝国在西方金融势力和传统官僚势力的夹击中轰然倒下,如此仓猝悲怆的方式告诉世人,中国传统地方商人(徽商、晋商)在没有现代政府法治保护下,遭受到现代市场竞争手段和传统邪恶官僚手段的双重狙击,其命运走到了一个历史尽头。

今日,温州商人、福建商人迎着改革春风“制造世界”,历史对比昭然揭示洋务运动的软肋和政治体制变革的重要性。洋务企业国有官僚化,标志着洋务运动走向衰败,以甲午战败的惨痛结局给了对封建政体的盲目自信的精英分子一记响亮的耳光。中国精英阶层开始对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失去信心,改良之声渐起,革命枪声频发,状元脱下了朝服“下海”经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