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 钱晓涵 孙旭 黄金滔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公司,伟大的博弈需要伟大的机构。
毋庸讳言,20岁的中国证券市场尚未催生世界级的证券机构,高盛、大摩的光环也尚无中国公司分享。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20年来中国机构历经挫折与磨难,已经在合规、风控、专业精神上有了长足进步,也不缺乏展翅飞翔的雄心壮志。
在中国这片经济热土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交汇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势必要求我们拥有一流的券商、一流的基金,拥有媲美华尔街的核心竞争力。隐藏在这一命题背后的,是新兴市场与百年老店之间的巨大鸿沟,是世界金融食物链的优胜劣汰。
这是人才储备、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国际布局的全方位追赶,这是中国证券业破茧化蝶的必经路。
模式之忧
现实不容忽视。2009年,中国内地全部证券公司的收入、利润总和,还不如美国高盛公司一家多。
中国证券业起步之初,先行者们就有一个梦想,要打造出世界级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要有中国人自己的百年金融老店,要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机构经营模式。但谁也想不到,中国机构的模式诞生之初有多么艰难,和200年前在华尔街梧桐树下酝酿的那个发达的资本市场不同,土壤等各项条件十分贫瘠。
证券业的垦荒者毫不讳言,成长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转型时代的这批人,对资本市场并没有亲切感。巴菲特、索罗斯等人血液里生来就流淌着资本市场的天性,而中国第一批券商和基金的创始人则成长于传统的体制内。20世纪80年代赴日学习证券的研修生中,很多连“证券”和“政权”都分不清楚。
1997年开始筹备的基金行业,也是“从平地起的万丈高楼”。现在已管理上千亿资产的南方基金公司总经理高良玉,回忆起当年行业筹备之初的培训状况依然感慨:“记得有一次老师提了个问题,什么叫做对冲基金,没一个人答得出来。”
“洋为中用”自然成了中国机构诞生初期的主基调,而大规模的学习场面则是中国证券立业之初的独特风景。
首批基金公司之一的博时基金总经理肖风回忆起当时的“求学岁月”印象深刻:“公司成立之初的那两年都是学习。一方面,每个基金公司有各自独立的课题去研究;另一方面,同行也会集中在一起探讨一些关键问题、交流情况,整个行业的风气就是拼命地学,这是中国人的特点。”
古老的中国大地孕育着巨大生命力。贫瘠的土壤并没有阻挡中国证券机构如同雨后春笋般破土,一批以证券市场为职业的新鲜行业“忽如一夜春风来”。
1987年9月19日,新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正式成立。随着独立证券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纷纷成立,中国证券经营机构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短短几年时间,银行、财政、信托等金融部门和一批大型国有企业纷纷出资兴办证券经营机构,上百家区域性证券公司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证券公司不仅有市一级的,有省一级的,还有“中央级”的。华夏、南方和国泰证券三家“中央级”全国性证券公司的成立,更是将证券公司的发展推向高潮。
与证券公司相比,基金公司的发展时间要稍晚一些。1998年,首批基金公司成立,人们习惯把最早成立起来的一部分基金管理公司称为“老十家”,它们包括:南方、国泰、华夏、鹏华、富国、嘉实、华安、博时、长盛和大成基金公司。
中国市场起步晚于发达国家近200年,属于典型的“政府推动型”市场,带有明显“追赶色彩”。“引进”和“推动”是中国证券市场所有相关主体发展的固有特点。中国证券机构的发展,也是如此。拓荒者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积极吸取国际同行们的先进经验并将其融入中国智慧,开创了中国机构时代的一个新纪元。
但早期过快发展和同质化,形成了整个行业一哄而上的格局。由于缺乏对证券机构长远发展的科学规划,在宏观经济历史中曾经出现“粗放式、高能耗”的发展模式,也毫无疑问地体现在本应是集约型的证券业上。这为证券机构日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很多事情,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一切印证了一句俗套的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