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全球化出了什么错(1)

毫无疑问,我们当前的不幸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过去20年全球化的结果。全球化本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国际贸易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帕提亚帝国的建立保证了中国与罗马之间的丝绸之路的畅通。近期的一项权威研究①表明,到了公元1000年,从日本到摩洛哥、从冰岛到印度尼西亚的整个欧亚和北非大陆大致可分为七个不同的政治文化区域,由于这些区域都与另一个区域—伊斯兰地区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往来,因而彼此之间也得以相互连接。其中意大利由于与伊斯兰世界的联系而掌握了许多至关重要的工具,如十进数系统、代理银行以及支票(英文“cheque”一词极有可能源于阿拉伯语),13世纪发生在意大利的“商业革命”让一个全新体系的基本特征浮出水面,并使意大利的城邦得以建立一个全球性的金融系统,为所有区域之间开展贸易活动提供便利和支持。他们也有自己的创新,其中包括合股公司、常规邮政服务、海上保险以及将收入与资产相区别的新的记账原则,正是由于这些强大而灵活的工具,让他们走出了中世纪后期的经济低迷,并为欧洲早期的海外探索和之后的殖民扩张提供了动力。

到了1776年,我们不仅看到了美国这艘国家巨轮开始下水试航,还看到了伦敦劳埃德船舶保险公司为大英商业帝国开出了总保单,正如彼得·斯普弗德在书中所述,凭借布鲁日和巴塞罗那的保险市场,劳埃德公司的保险业务实际上就是14世纪意大利保险政策的“直系后裔”。①13世纪的“租金革命”—用货币支付来取代苛刻的封建税费—开启了欧洲社会关系的货币化进程,让帝国的建立者们得以调动国内的资本用于海外贸易。伴随着欧洲工业革命,国际贸易无论在数量还是形式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到了1800年左右,世界经济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在过去的800年里—对于人类历史来说算不上一段非常长的时间,国际贸易、金融和交通系统经历了一段持续增长期,尽管一开始有些波折,但从未出现过明显的中断。在这个过程中,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彼此之间建立了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到了19世纪中叶甚至更早的时候,这样的一个系统创造出了若干拥有特殊地位的世界中心—当然现在这样的世界中心更多了,所有的信息和影响力在这些地方汇集,并辐射到世界各地,与每一个地方的人都建立起潜在的联系。

到了1870年前后,这个不断积累的全球经济互动过程终于发生了质变,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全球化。其实早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就已经预言了一个全球市场的到来。到了19世纪最后的三十多年,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巨大突破以及欧洲探索新大陆的完美收官建立了一个绝不仅仅局限于国家之间的全球贸易体系,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共产党宣言》中的预言。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领土竞争也开始趋于白热化,因为大家都意识到了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地球是一个有限的整体,所蕴藏的资源也是有限的。1884年的华盛顿会议成了定义这一现实问题最具有象征意义的历史时刻,这次会议让格林威治本初子午线为世界所接受,成为“世界大同”的标志。但是历史总是在不断重演着一个事实,那就是诗人的想象力往往会成为科学家和政客们的行动指南,在儒勒·凡尔纳1872~1873年的小说《八十天环游世界》里,一个新的全球体意识贯穿始终。在作者看来,人为虚构的国界线存在诸多矛盾,小说的结尾也建立在这些矛盾之上。不仅小说里的国界线即将被重置,在现实中,伴随着帝国主义荒谬的全球征服进程,在全世界尤其是非洲大陆,这些强国的殖民前沿也在发生着剧变。

尽管“资本主义”一词总是让人联想到恶毒,也是共产主义一直以来的斗争对象,但是19~20世纪全球经济秩序的基本特质无疑是良性的。如果真的需要对一些历史观点进行反驳,那也会是类似于“全球贸易的扩大化和自由化导致了极度贫困的出现”这样的观点。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的将近200年时间里,现代国际经济体系进入了成长期并逐渐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地球上的人口在这段时间内也增加了将近5倍,即使以一个功利的标准来衡量,这种变化也是好的。在那些相信生命并认为生命不仅至善而且至圣的人眼里,这更是一个极好的变化。同样是在这段时期里,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极度贫困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出现了稳定的下降,从1820年的85%下降到1870年的75%,再到1992年的24%。当然,如果要反映准确且完整的现实状况,仅靠这几个数据是不够的,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一个清晰的趋势,即该比例的下降一直以来都是持续的、未中断的,虽然在1929年到1950年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时期里下降的速度几乎触底。当然,从绝对数字来看,贫困人口的数量的确是在上升,这是由于世界人口的大幅增加。即使是这样,生活标准处在每天一美元(或少于一美元)水平的人口数量仍然从1992年的13亿下降到了1999年的11.6亿,这个数字在1820年的时候为9亿。因此,将近两个世纪的全球资本主义所取得的成就可以概括为:在创造了超过2.6亿极端贫困人口的同时,有超过50亿的人口生活得更好。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2007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是否意味着这一切已经结束了?我们首先来尝试回答第一个问题。发生在1800年前后的英国工业革命正式宣告了全球化开始走向现代化,正是因为技术革新,尤其是对那时候被视为永不枯竭的化石燃料的系统开采和能源供应,这场革命才得以轰轰烈烈地展开。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全球化的未来与世界能源政策的未来息息相关。除非我们能够迅速找到人类可以完全依赖的可再生能源,否则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化石燃料的枯竭所带来的自然灾害、疾病、饥饿或核战争都将会使世界经济以及全世界人民的生活退回到19世纪以前的状态。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无疑就是要避免这样一个大灾难的发生。可是我们并不清楚,建立一个新的世界能源政策的任务能否在不受全球化所带来的其他问题干扰的情况下得到解决,也不明了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的幕后推手里是否包括能源短缺以及环境变化造成的恶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