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猎(1)

这是一趟猎杀野兽的旅程。

大正三年(公元1914年)冬天,才刚过新年,松桥富治就从山形县月山山麓的肘折温泉,进入深山追捕猎物。

他极目四望,覆在叠嶂山峰上的尽是连绵白雪。映入眼帘的非白色物体,只剩光秃秃的山毛榉林在那里竭力抵御着风雪。眼前这片毫无生机的银白世界,却充满着自然的神奇,因为不久后,积雪就会消融,春天就会到访。

只要你像岩石般坚忍地凝神定睛,就会惊喜地发现,看似死寂的深山里,其实躲藏着各种野兽。有的躲在地底下屏息冬眠熬过严冬;有的具备强韧的胃囊,用来消化多纤维的东西,经过数次反刍吞下,以维系生命。

“找到羊啰!”

铃木善次郎在富治所属的叉鬼队叉鬼,源自于日本东北方言爱奴语マタギ(mataki)的发音,指日本北海道和东北地区用古老手法进行狩猎的冬猎人。冬猎人通常在夏天务农,冬天组队在白神山地等深山森林里狩猎,狩猎对象主要是羚羊和熊,但因后来禁猎羚羊,所以现在多在初春捕猎从冬眠中醒来的熊,此时的熊在睡了一冬之后,储存了许多胆汁,胆囊肥大,可以高价售出。善之助队中担任头领。近午时分,他发现了一头羚羊(日本髭羚)站在隔着涧泽的裸岩上。

那头羚羊的四周全是陡峭的崖壁。尽管富治他们非常熟悉雪山打猎的技巧,但这次恐怕没那么容易接近猎物,而这情况是在善次郎的催促下,富治与另一名伙伴柴田万吉四目交接时才意会到的。若是在往常,他们大抵会放弃这头猎物,改寻其他目标。然而,他们进驻肘折温泉的猎寮以后,深山里立刻刮起猛烈的暴风雪,连续三日都无法出猎,今天总算天气好转些,因此他们都不愿空手而回。

富治等三人仔细商量后决定,哪怕失败都要放手一搏。他们作出结论后便付诸行动。这三位叉鬼根本无暇细谈,旋即由目前所在的背风处峰棱朝山涧上游方向移动。

他们先往下爬至羚羊所在的岩壁边,亦即它看不见的死角处,然后艰难地穿过深及腰际的新雪,跋涉到对面的斜坡上。他们不会直接靠近猎物。通常羚羊若察觉有猎人逼近,很有可能越过山岭逃窜而去,到时候要追击就困难多了。毕竟猎人的脚力再怎么强健,终究无法追上敏捷的四蹄羚羊。

他们趁羚羊尚未脱逃之前,先绕进位于岩壁上方的山脊,打算居高临下将羚羊赶落谷底再一举擒获。这是狩猎羚羊的基本战术。假如是野熊遭到猎人追捕,多半会逃向山坡;羚羊的情况恰巧相反,它必定会没命似的往下逃窜。倘若它是顺着雪坡往下滑行,猎人就有可能追上它。换句话说,只要最初围捕的人员配置没有出错,便可把它赶进易陷难逃的深雪中,或是逼它掉进雪地下方的池坳里。

尽管战术已然拟定,但在连降三日的新雪中行走,对猎人毕竟是一大考验。

他们热得大汗淋漓浑身白烟蒸腾,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点时,距离发现羚羊已经将近有一个钟头了。

虽是如此,羚羊依旧停留在原处寸步未移。因为它很清楚这里是最安全的地点。相反地,他们三人若只因这点阻挠就此放弃,便不配以狩猎维持生计了。

善次郎窥探着那片连雪花也无法暂留的陡峭绝壁后,先指示万吉:“你去吆喝!”接着命令富治:“你负责下手!”

富治脸上虽不动声色,心中却如释重负,因为善次郎并没有要他担任赶猎手。简单地说,若要将羚羊从岩壁间逼赶出来,他就得靠近令人脚底发凉的悬崖峭壁,稍有差池,必定跌个粉身碎骨。

万吉比富治年长五岁,富治今年虚岁二十五。富治知道平常该由年纪较轻的他担任赶猎手,但善次郎可能看到这地形太险恶,才决定把他们的职务对调吧。

万吉深知善次郎的用意,因此藏在雪笠下的脸庞,不仅没有露出厌烦的神色,嘴角还扬起微微的冷笑。这不只是队员必须绝对服从头领的命令,还因为在他们三人之中,万吉最擅长攀岩登壁,这点让他格外自豪。

万吉朝冻结冰滑的岩壁往下移动,而富治则随同善次郎急忙赶赴崖壁与山毛榉林的交界处。

富治在善次郎交代他伏击的地点,拔出插在腰际、长约三尺的长柄小斧,沿着雪坡往下滑行了约十米,站稳后立定起来。然后,抬起右手遮眉看去,善次郎已站在距他四十米左右、视野绝佳的位置上,正朝他送出信号,问他是否已准备妥当。

富治望着善次郎顶着湛蓝天空、从容自若地站在白色山棱上的身姿,为其身为号令手的头领,掌握住最佳的指挥位置,佩服得无以复加。因为只要站在那处制高点,他不但能在羚羊从岩壁旁窜逃出来时发号施令,也可以直接冲下山坡与其他伙伴展开夹击。

要担任叉鬼的头领,仅凭娴熟的射击技术还不够。他必须能够全盘考量猎物的位置、周围的地形、叉鬼的人数,还有气候因素,等等;有时还得当机立断做出最有效率的战略部署与狩猎方式,才能荣获这个头衔。

善次郎看见富治已经准备就绪,立刻对隐身暗处的万吉指示道:“赶猎手!吆喝哟!”不消片刻,万吉的回声便在环山群谷间回荡开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