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梅尼
1955年3月28日,《时代周刊》的封面采用了一幅IBM总裁小托马斯·沃森(Thomas Watson, Jr)的画像,其后是一台卡通机器人,旁边的标题为:“Clink. Clank. Think. (叮当叮当,思考畅想)”。在那个年代,除了极少数专家,几乎没有人亲眼见过电脑,接触者就更是寥寥。《时代周刊》的这篇报道对运行在Monsanto (孟山都公司)办公大楼内的一台机器惊叹不已,这台机器正是由IBM 公司制造的。
“对IBM 而言,它是702 型电子数据处理机,”报道称,“而对于Monsanto 和肃然起敬的参观者而言,它仅仅是一个‘巨型大脑’。”
对于电脑,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类似上面这样的想法。无论是在1911 年、1955 年还是2011 年,我们都将坚硬、僵硬、电子驱动的电脑与柔软、灵活、生物驱动的人脑这二者的功能等同起来。电脑终归是工具,而非人脑,就像锤子并非人手一样。然而这种比喻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设想:随着电脑技术的进步,我们能将更多原本由人脑负责的工作交由电脑完成,使它们与我们共同努力,来改善世界并管理其日益加剧的复杂性。IBM 自成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以这种方式来考虑计算能力。正如《时代周刊》在1955 年的某篇文章中所提到的:
IBM 的新大脑是公司著名口号“思考(THINK)”在逻辑上的延伸。在巨型电脑时代,IBM 总裁小托马斯·沃森将该口号应用于机器,而其父亲,IBM 董事会主席老托马斯·沃森,仅将其应用到了人类。小沃森希望将日常业务中需要单调、重复性“思维”的数百种流程实现机械化,进而将人从繁杂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让大脑解决机器无能为力的问题:创造性思维。
当然,在过去的100 年中,全球与信息科学技术相关的人员并未尝试制造能模仿人脑工作方式的电脑,目标始终都是提高独一无二的人类思考能力。尽管电脑曾击败国际象棋冠军并在智力竞赛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 )中战胜两名当时的冠军,但电脑无法进行推理,自动投球机也不可能成为棒球明星。不过,计算能力的发展不仅仅是解决了真正困难的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