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识匡庐(3)

终于看到三叠泉了。站在宽敞精致的石铺平台上,向五老峰方向望去,迎面高耸的山崖上现出了惊人的奇观。只见山峰悬峭间,豁开似门,一道清泉自门中喷薄而出,途经三叠而飞泻直下,蔚为大观。远远望去,虽落差三级却呵成一气,浑然一体,像一条悬挂半山腰的玉带,又像古代仕女长长的水袖,凌空飘荡。近前观望,则发现帘分三叠却构成了三种不同的形态。最高层飘云拖练,如云喷薄,似雪飘铺;中层白浪卷溢,如碎玉摧水,烟雾腾起;下层几乎占全帘的一半以上,而且是双流齐下,其状更佳,汹涌凌厉,如双马急驰,飞龙走潭。同学们深为这人间胜景所陶醉,纷纷按动快门,要把这庐山最俊雅的飞泉带回去,让家人朋友分享。

百闻不如一见,大自然的造化真是鬼斧神工,千奇百怪。由此可见,无限风光并非只在险峰,深山幽谷亦常常藏珍纳秀,往往给人以意外的惊喜。我忽然想起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便向导游探询是不是描写此处。小黄认真地告诉我,三叠泉是在南宋光宗绍熙年间被一位深山探宝的樵夫发现的,李白来庐山时,她还藏在深闺人未识呢。诗人看到的是开先寺前的黄崖瀑布,神妙远不如三叠泉。听了小黄的介绍,我真为孤傲一生浪漫一世的李白错过此景而感到惋惜。仔细想来,李白说的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既然是“直”下,肯定就不是“三叠”了,反倒又觉得自己问得多余,问得浅薄了。

有道是上山容易下山难,是说上山时有希望激励着,兴到极处不觉累,下山难就难在如愿以偿之后的精神松懈和体力困乏上。更何况从三叠泉下山,走的全是上坡,较之下坡更觉耗神费力。同学们相互鼓劲,相互照顾,结伴而行。领队老师、医生及党支部书记陪同走得最慢的同学殿后,险陡路段则相互扶持,且歇且走。比起来时的轻松欢快来,返回时的气氛倒显得较为严肃庄重,大家赞赏着老师及班干部的责任心,感佩着同学们的真诚关爱,心情都比较凝重。实际上,正是这种人与人之间所独有的高尚情操,才使人类成为征服自然、享受自然的强者。

雪已经开始融化了,树上的冰凌不时跌落下来,啪啪作响,又给雪景增添了动感。直到结束游程准备奔赴井冈山的时候,同学们依然兴致勃勃。导游煞有介事地介绍说,庐山四季气候循环,所形成的是流动之美。人来庐山不论赶上什么季节,都会有特殊的收获。同学们都觉得,这次虽然没有看到庐山春天的艳冶如梦,夏天的苍翠如滴,秋天的明媚如醉,但却有幸赶上了冬天的淡素如玉,体味了雪里识匡庐的雅致,确乎不虚此行了。

车沿盘山路缓缓而下,有人说,预报井冈山有雪,大家相视而笑,不约而同地想,这次出行真是与雪有缘了。井冈山的雪景会是什么样呢?

(《山东文学》2005年第1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