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的侠义(8)

我们看到,在金庸的中期作品中,他的人物具有一种道家的追求。中国文化是非常宽容的,中国文化是多元的,它不逼着人一条道走到黑。不是说你非得信我这个上帝不可,不是你不信我这上帝,你就是邪教徒,我就要灭你,你就不具备普世价值。

中国文化不是这样的,中国价值系统非常庞大多元,愿意为国为民牺牲,你是好样的,你是英雄;不愿意为国为民牺牲,你过自己的日子也是好人,只要你不干坏事就行。中国文化,对人特别宽容。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代表人物,但孔子思想中也具有这一面。他的学生问孔子:“孔老师,您这理想要实现不了怎么办?”孔子说:“实现不了就算了,实现不了,就‘乘桴浮于海’。”

什么叫“乘桴浮于海”?就是坐一艘小船,到大海上旅游去。孔子也给自己留了这么一条路,当然这是孔子的幽默,或者是他的自我宽慰,反正他说的是这么一句话,没说“不成功则成仁”。

蒋介石老强调,不成功则成仁,最后仁和功都没成,却把部下逼死不少。我觉得蒋介石对孔子思想的理解有误差。蒋介石是很喜欢儒家思想的,成天读“曾文正公”,他为什么不好好读读《论语》?我觉得他没有学到位,学得太死,我不把蒋介石看成一个坏人,我觉得他也是想把中国治理好,但他就是学问不到位,学得太差,所以把国家搞垮了。到了台湾才想明白,把台湾搞得不错。他也学习共产党这一套,搞土改,搞肃反,把坏人都抓起来,然后笼络了台湾民心。

中国人可以做儒家的知识分子,也可以做道家的知识分子,这是一个量的问题,很难说谁绝对是儒家或道家。中国从孔子之后这两千多年来,知识分子身上普遍都具有多种因素,像白居易、苏东坡都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发达了,过好了,就接济天下,救国救民,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如果不行的话,道路穷困,就独善其身,管好自己。如果什么事情都不想管,就可以做一个陶渊明。陶渊明也是伟人,是受很多人推崇的伟人。所以,干政治和不干政治都可以成为好人,关键是看你怎么干,你怎么做。

我们尊敬郭靖、袁承志这样的英雄,但是我想对于大多数金庸的读者、金庸迷来讲,杨过、张无忌、令狐冲更能为众人敬仰、崇拜,特别对于一些年轻的朋友来讲,中期金庸笔下的那些人物更有魅力。这几个人好人好事做了,个人爱情美满,日子过得也不错,值得向往。

金庸中期的这种写法,和当时的冷战局势是相关的,当时世界上存在相互对峙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两大阵营用各种办法教育自己的人民,妖魔化对方,互相都说对方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我们小时候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资本主义国家也是这么宣传的,说我们过得水深火热。而现在,我们自己放下武器了。我们现在成天说的都是资本主义怎么怎么好,中国怎么怎么不好,但是对方并没有放下冷战的武器,他们说的还是原来那一套,说的我们怎么怎么不好。

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换了脑子了而对方没有换。所以我说对方是毛主席最好的学生。他们是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一天都没有放松过。天天都说你是个邪恶的国家,你不是共产党领导吗?所以,你就没人味、没人性,你的人民吃不饱、穿不暖,共产党随便想枪毙谁,就拉谁枪毙了。没来过中国的外国人都是这么想中国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