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他在这个阶段是非常高产的,有着特别高的创作热情。后来,老舍出版了一个集子叫《三四一》,这个集子里有三个大鼓词儿、四个剧本、一篇通俗小说,所以叫《三四一》。他还参加了四个杂志的编辑工作,一个叫《抗战文艺》,一个叫《抗到底》,一个叫《抗战画刊》,一个叫《党画》。
特别要提到的是,老舍从这个期间开始从事曲艺创作。所谓曲艺就是大鼓词儿、相声、快板、单弦、牌子曲、太平歌词、河南坠子、山东快书这些文学形式,老舍是现代作家中写这些东西的第一人。当时,全国有两个这种人,解放区有一个赵树理,国统区有一个老舍,所以他们二位后来有一个头衔——“中国现代曲艺改革的先驱”。五四运动期间很多的文人多是留学生,不会这个,他们两个会,而且他们两个还利用这个旧的形式填新词,把民间的那些曲艺变成了抗战大鼓、抗战相声、抗战山东快书、抗战河南坠子,这是一个抗战文学的高潮。
他在济南的时候,人心惶惶,他当时就有找了北方的古曲名手白云鹏和张小宣,来学如何写鼓词。老舍到了武汉正好碰见北方退到这儿来的三个著名的曲艺艺人,一个叫富少舫(他的艺名叫“山药蛋”),一个人叫董莲枝(这是一个女的打鼓手),还有她的丈夫郑先生。他跟他们学如何唱大鼓,如何说相声,如何写这些东西,学会了以后,他就写新词,让他们去唱抗战大鼓。
老舍先生在武汉、在重庆的抗战大鼓、抗战相声,是非常有名的。对于曲艺的创作一直延续到抗战后期,抗战后期他开始正式转入写小说了,但是解放后他又把曲艺的创作捡起来了。解放后,老舍为什么把曲艺创作捡起来了?
我给大家说一个小故事。
解放后大家觉悟一下提高了,当时北京有一批非常活跃的相声演员,被那些觉悟提高的听众哄下台来,听众们说,他们不愿意听这种很庸俗的相声,都是“我是你爸爸,你是我儿子”之类的,“你们不会说新词吗?不要你们了!”于是,几乎导致了整个相声界失业,其中包括侯宝林。
正好这时老舍先生由美国回来,也不知道相声艺人从哪里听说老舍先生在抗战时是写抗战大鼓、写抗战相声的,他们就派了一个七个人的代表团到北京饭店去找老舍,说老舍先生得救他们,得帮他们写新词。老舍先生说可以啊,你们去找几个旧的唱本,小的、一毛钱两本的那个,我照着那个给你们写新词。两天后,他们把旧唱本给老舍送来了,其中就包括《惯口活》。《惯口活》里头有《地理图》、《文章汇》、《菜单子》,就现在传统相声里头老说的那个。他就在这些段子的基础上填上新词,还是《惯口活》。其中,《文章汇》变成了解放区出版的那些新的小说的名字的串联;《地理图》那就是把现在的地理名词全串在一块,由莫斯科到列宁格勒,由列宁格勒到华沙,由华沙到布达佩斯,一串儿串起来,这叫地理图,目的是普及地理知识;还有那个《菜单子》就变成了这道菜里含有哪几种维生素,那个菜怎么有营养。
老舍写完了就打电话叫侯宝林他们把这个拿回去了。那个时候他们还都不识字,老舍先生就告诉他们说你找会识字的人把这个念给你们听,你们学会了以后就上台表演,表演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把我也叫去,我也想看看群众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