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7)

然而亨氏模型存在一处硬伤:作为预言,它没有应验,至少从目前来看如此。亨廷顿称:“较之同一文明内的冲突,异质文明之间的冲突将更频繁,更持久,也更猛烈。”但事实并非如此。自“冷战”结束后,不同文明之间的战争并没有增加,所持续的时间也并不比其他类型的冲突更久。过去20年间发生的战争大多为内战,只有少数冲突与亨廷顿模型相符。在无序新世界下,同一文明内的种族冲突更为常见。进一步说:无论是仍在酣战还是近期在2005年停火的30起重大武装冲突中(2005年距亨廷顿最初那篇文章发表也有12年了),只有9起冲突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文明的冲突;而19起基本为种族冲突,其中的大中东地区主要为穆斯林与穆斯林之间的相互残杀,继大中东地区之后最为严重的冲突是仍在滋扰着非洲中部地区的种族仇杀。此外,其中带有宗教因素的冲突大多也是种族间的对抗,而宗教间的摩擦也通常在区域内新近发展起来的教派之间产生,而不是由来已久的基督文明或伊斯兰文明之间。因此从走势看,未来发生多处局部战争的可能性较大,大多为非洲、南亚及中东地区的种族冲突,而各大文明之间发生国际战争的可能性却不大。事实上,这种文明内部分裂的趋势恰恰有可能导致亨廷顿所指的文明面临崩解。简而言之,“文明的冲突”不如称为“文明的崩解”。

在一款由席德梅尔于1991年发明、现推出第五版的相当成功的电脑游戏《文明》中,共有16种对立的文明供玩家选择,其范围可从美国到祖鲁。游戏任务是“建立一个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帝国”,并与其他2~6个对手展开竞争。你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赢得游戏的胜利:以最高分抵达现代时代的终点,抵达阿尔法半人马座星系赢得太空竞赛,或者摧毁其他文明。但这是否就是真实的历史进程的写照呢?正如我们所见,西方文明,无论是君主制还是共和制的西欧国家,的确在1500年之后摧毁或征服了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的文明。但是如果与西方列强之间相互交战的数量和规模相比,西方在征服其他地区时并未诉诸过多的武力。旧中国经济停滞不前,国土日削,这并非鸦片战争所致,其源头还在于远东地区执著于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并囿于千百年来的封建统治,内部的僵化已是迁延日久。而奥斯曼帝国从欧洲大陆撤退,从鼎盛一时到恹恹不振,从表面看是因为军事上的失败,但军事失败却是由于帝国长久来未能成功地推行科学革命。南北美洲之间也未爆发过大规模的冲突,北美仅凭着体制上的优越,便很快轻易地插足于南美洲的各项事务。同样,欧洲在征服非洲时也仅动用了零星火力,如果和它们在欧洲本土打的仗相比的话。若说非洲是屈服于马克沁机枪,也可以说是教会学校、电报局和实验室征服了非洲。工业革命和消费社会无须强加于非西方国家,如果这些国家稍有见地,就会主动效仿,比如日本。至于工作伦理,它的传播也并非依靠武力,而是凭借交流,凭借20世纪中叶之后公共卫生和教育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对于中国的崛起,我们也应该通过这个角度去理解。虽然中国习惯用“韬光养晦”这一提法,但有些评论家却已察觉到亨氏文明冲突的一丝迹象。2010年末,美联储的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似乎点燃了中美货币之战。奥巴马总统于当年9月在纽约发表讲话,如果“中国不采取措施”停止对其货币的操纵行为, “我们将采取其他手段保护美国利益”。中国总理温家宝对此迅速出回应:“不要压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企业将大量倒闭,工人将失业,农民工将返乡,社会很难稳定。如果中国经济和社会出现问题,将会给世界带来灾难。”然而这种交锋并不是亨氏预言的印证,同样,中美之间偶尔的海事摩擦,以及就中国台湾和朝鲜问题的外交口水战,也并非为亨氏理论平反。这些事件不过是皮影戏,我们看到的只是在幕布上的投影。真正的货币之战将在中美共生体(中美联合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展开。如果美国印制钞票,而人民币仍能有效地钉住美元,则中美两国皆能获益。而印尼、巴西等国家则沦为受害者,由于采用贸易加权汇率,印尼和巴西的汇率在2008年1月~2010年11月分别上升了18%和17%。

中美共生体无疑已经渡过了它的黄金时期,这场挥霍者和节俭者的经济联姻,已经显露出濒于破裂的种种迹象。中国2010年中期的产值比危机前高出20%,而美国则低了2%,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共生体更利于债权人,而非债务人。美国政策制定者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他们需要我们,正如我们需要他们。”或者搬出劳伦斯?萨默斯的名言:“经济上的同归于尽。”但他们并不知道的是,中国领导人已经计划终止中美共生体,并减少对美元储备积累和补贴出口的依赖。这种策略并不是要按西方帝国主义模式来统领世界,也不是要将中国重建为“天朝上国”——亚太地区各国来朝的宗主国。如果要对中国新的宏伟战略加以总结,可以以中国方式把它归结为4个“更多”:

1. 更多消费

2. 更多进口

3. 更多向海外投资

4. 更多创新

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经济战略的变革,都将带来可观的地缘政治红利。

通过更多的消费,中国可以缩小它的贸易顺差,同时会受到主要贸易伙伴尤其是新兴市场的欢迎。中国最近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每年1 400万辆的销售,相较于美国的1 100万辆),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将增长10倍。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35年,中国的能源消耗将占到全球的1/5,比2008年的消耗量增长75%。世界煤炭研究所预计,中国2009年煤炭的消耗量占世界总消耗量的46%,而铝、铜、镍、锌的消耗量也接近这一水准。这些数据为上述商品和其他商品的出口商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中国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出口市场,2009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额占到其出口总额的22%。中国购买了巴西12%和南非10%的出口商品,同时也是日本和德国高端成品的大买家。中国曾经主要是低价制品的出口国,如今它足足占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1/5,成为了别国产品最具活力的新兴市场。这也为中国赢得了朋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