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飞抵美国

飞抵美国"庄稼地"

飞机最终降落在美国大农村的某机场。上飞机时,上海阳光灿烂,下飞机时,美国大农村依旧是阳光灿烂。我在出发之前,就已经联系好当时未来的师姐M,在网页上偷瞄了一下师姐的标准学生照。刚下飞机,就看到我亲爱的M师姐正伸长脖子,努力张望着人群,造型甚是可爱。我一眼就把M师姐给认了出来,于是大摇大摆,以慢速度经过她身边,可惜我照片普遍失真,M师姐并没有认出我。

我只好又拐回来,蹦蹦跳跳到M师姐眼前,给亲爱的M师姐一个大大的微笑,说:"师姐,你是来接我的吧!"

M师姐愣住半秒,呵呵地笑了。师姐人很好,估计对我第一印象不错,回学校的路上我们就熟络了。

美国的天很蓝,空气清新,纯天然氧吧的效果也不过如此。虽然已是晚上七八点钟,太阳公公还在坚守岗位。路上没有太多的建筑物,一片接着一片的农田,一望无际地舒展着,不知道好莱坞电影里林立的高楼都去哪了。空旷而自然,这是我对这片土地的第一印象。

下了高速,路边开始多了一些矮矮的建筑物,纯英文标志的麦当劳、两层高的小旅馆,还有些不知道是啥的灰色建筑。车渐渐开进了一片茂密的建筑群,没有校门,没有铁栏杆,一切都静悄悄的,只是在路口一块大石上标注着××大学。M师姐把车开到校内的学生宿舍,一会儿,热心的P姐姐趿拉着拖鞋从宿舍走出来,用一种新奇的眼神斜着脑袋盯着我这个新鲜血液。

"你是君君?"P师姐很是热情。

"是的,师姐好。"我见了生人都很乖。

"宿舍还没对新生开放,你先住我宿舍吧。"

P姐姐是个大好人,在中国学生会看到我的邮件转发,便自告奋勇地给我提供了一个落脚之地。我屁颠屁颠地跟在P姐姐后面,进了她的宿舍。

美国的楼房和国内的规格迥异,无论多老的建筑,都有中央空调系统,从墙上送冷热风(估计国内的空调公司到这里也要倒闭)。地面的标准配置是地毯,只有厨房和卫生间少数地方是瓷砖。自来水冷热都有,而且可以直接饮用。一句话,进入美国的房子里,就不会有春夏秋冬的概念了。

我的行李给延误到了下一航班,幸亏我还算机灵,把所有洗具杯具都放在了随身的背包里面。P姐姐很贴心地给我煮了碗面,我也很快适应了美国的生活,没有一点儿时差,向父母报完平安就盖上被子呼呼大睡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