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成就自我(5)

“的确是这样。”陶然表示赞同。

“刚才我们说过,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就是做自我的表现。这里还要澄清一下理想和使命的区别,理想是自身之于社会的期望,而使命是社会之于自身的责任。两者都来源于自身的主动思考,只不过理想的思考是‘我要怎样’,使命的思考是‘要我怎样’。”老者说道。

“关于您刚才说的,我曾在李开复的一次讲座中听到过类似的——当初李开复要跳槽,但他也拿捏不定,他就采用‘有我没我法’,一个世界有他,一个世界没他,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个人之于世界的意义所在。”陶然在北京的几年没少听名人的讲座。

“不错,这就是确定使命的一种方法。我们会在第四个主题中具体说。”老者很高兴陶然能运用所学。

“理想和使命,都源于对人生的思考和定位。”老者随即播放了另外一个圆。

 老者指着红心中的“人生”说:“只有思考过自己人生的人,才会确立自身的理想和使命,生涯规划才是做自我的根本和根源。”

陶然仔细端详着自我同心圆,由外而内的看着,思考着,突然大悟道:“以前我的思考层面是从外到内,就是从物质需求思考,很少关注内心,很少从人生角度通盘考虑,现在看来,正确的思维方式一定要从内而外的思考,首先从生涯规划开始。”

“非常好!”老者伸出大拇指赞叹道:“这正是我要传递给你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思考人生、定义人生、规划人生的根本所在。你通了!值得庆祝!!!”老者十分高兴,因为陶然已经领悟到了他的良苦用心。

“不过,做自我是一个过程,因为人们往往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看自己,我们还需要更加开放。”老者进一步说。

“这怎么理解呢?”陶然问道。

“做自我有三个角度,抑或说是三种方式,第一个就是‘我’——依据自我做自我,只从自己角度出发,不考虑其他,比如说理想的确立就是这样,其一般的表述为‘我想’。”

老者喝了口水继续说,“第二个就是‘你’——对话自我做自我,此时,可以与自己对话,帮助自己分析内外因素,正如我现在与你的对话,目标就是在自己与第二方的自己对话、对比中确立的,其一般的表述为‘你可以’;第三个就是‘他’——跳出自我做自我,从第三者的角度去评判自我的对与错、是与否、好与坏,这叫做慎独,可以随时自我批评、自我纠偏,此时自身就成为了有生命的自动化机器,可以加速,因为他明白怎样停止和修正。使命就是在第三者的自己与内在的自己互动中确立的,其一般的表述为‘他应该’。”

做自我的角度

常用表述语

举例

我——依据自我做自我

我想……

理想

你——对话自我做自我

你可以……

目标

他——跳出自我做自我

他应该……

使命

陶然专注地听着,领会着,记录着。

老者继续说,“做自我,是一生的事情,也是最难的事情,因为,你身边的任何环境、任何人都可能是阻碍因素,包括你自己在内,懒惰、消极、自卑等,都是制约自身进步的绊脚石。但同时,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你的促进因素,做自我是一柄双刃剑,重在你怎样用!”说完,老者展示了自我角色的生涯人物志。

老者又说,“人物志的角色只是提示,当有具体的人时,就要将其姓名写上去,比如说朋友,可能有几个,那就在朋友角色后写上所有朋友的名字;比如你还没有遇到导师,那这个角色就可以空着不写;工作者就是你的同事,公民就是社会上其他的陌生人,生活家就是影响你生活相关的一些人。总之,角色是相互的。”

“明白了。谢谢您。”陶然开始琢磨怎样写自己的自我角色生涯人物志。这次关于“自我”的交流真犹如醍醐灌顶。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