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 沃伦·巴菲特VS乔治·索罗斯(3)

买下伯克希尔·哈撒韦之后,1967年巴菲特购买了国民赔偿公司的股票,伯克希尔开始涉足保险行业。1969年,巴菲特又购买了出版公司和提供金融服务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经营种类越来越多。巴菲特的外祖父曾经拥有一家报社,巴菲特的母亲也曾在报社工作,继承了家族传统的巴菲特持续关注着报纸行业的发展,直到后来巴菲特买下了《华盛顿邮报》。关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最新报道如下:

巴菲特的伤痛——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信用等级被下调

投资天才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失去了信用等级最高的AAA评级,巴菲特的投资神话正在动摇。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国际信用评级机构S&P最近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信用等级由最高级别AAA下调为AA+,理由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巨资并购伯灵顿北方圣塔菲铁路公司之后,公司资金的安全性有所减弱。2009年11月,伯克希尔·哈撒韦宣布将以260亿美元巨资并购伯灵顿北方圣塔菲铁路公司时,S&P就已经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提出信用等级将有可能被下调的警告。

为了凑足并购柏林顿北方圣塔菲铁路公司所需的260亿美元巨款,伯克希尔·哈撒韦必须发行债券。伯克希尔·哈撒韦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申请发行80亿美元优先债券。S&P分析后认为动用大规模资金并购铁路公司,投资风险很高,并购完成之后会使原本资金安全性处于最高级别的伯克希尔·哈撒韦面临资金流动性不足的风险。S&P同时认为,由于旗下保险公司资金安全性也有所下降,伯克希尔·哈撒韦无法继续保持最高等级的AAA信用评级,并且短期内信用等级也不可能恢复。2009年3月和4月,世界最大的另外两家信用评级机构已经率先下调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最高信用等级。

   (《韩国经济》,2010年2月5日)

从索罗斯基金到量子基金

讲索罗斯基金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吉姆·罗杰斯。最初索罗斯和罗杰斯一起在安贺·布莱施洛德公司工作,两人从合作取得的成绩中受到鼓舞,决定独立出去合伙成立一个基金。1973年8月,索罗斯基金成立。不过,索罗斯和罗杰斯最终决裂。二人分道扬镳之后,索罗斯将基金的名称改为“量子(Quantum)基金”,按照索罗斯的说法,之所以取名“量子”,与他对金融市场的理解和他的投资理论有关。

谬误、反射性(reflexivity,也叫再归性)、自身结论的不完整性……索罗斯在讥讽这些现象的同时,也尊重它们;另外还因为“量子”包含大跃进的意思,所以最终索罗斯决定将自己的对冲基金命名为“量子基金”。

正像量子这个名字本身所意味的那样,索罗斯基金在成立之后的12年里真正实现了大跃进。虽然最近有许多人认为索罗斯的影响力在下降,但不可否认的是,索罗斯仍然是对冲基金界的巨擘之一,众多投资者也无法对索罗斯的一举一动视而不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