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中央银行Ⅰ:起源(2)

尽管杰弗逊领导的民主共和党又称共和党,是与联邦党对立的一个党派。——译者注向来对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充满敌意,但由于该党派逐渐被温和的准联邦党人控制195,在1811年第一合众国银行经营特许状到期前,民主共和党人没有试图撤销其经营特许状。而且,在第一合众国银行存续的20年里,民主共和党人对州立银行数量的大幅增加和银行信贷规模的大幅扩张还津津乐道。1800年,州立银行仅有28家,但是到1811年,州立银行数量已经翻了两番,增加到117家。准联邦党人有关银行业的观点,不同于强硬派共和党人,见Richard E. Ellis, The Jeffersonian Crisis: Courts and Politics in the Young Republ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p. 277 and passim。Ellis富有洞察力地写道:

尽管在18世纪90年代杰弗逊党人对银行充满敌意,但是在杰弗逊派当权时期建立的州银行之多远超乎联邦党派的想象。对此,温和派表示可以接受,但是激进派则极力反对……杰弗逊式民主的真正意义在于温和派民主共和党的胜利以及与温和派联邦党的合并。这一方面代表着温和派对联邦党中极端国家主义和新重商主义的胜利,另一方面也是对民主共和党中反联邦主义的强硬派的胜利。

“温和”一词用语贴切,准联邦党一方面获得了对联邦主义的胜利,巧妙地掩饰了君主制的痕迹;另一方面也获得了对民主共和党的胜利,掺杂了无政府主义的沙砾。Ibid.,pp. 277—年,第一合众国银行的经营特许状到期,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都以一票之差否决了特许状的续签。准联邦党作为执政党,在麦迪逊(Madison)的领导下支持续签特许状,并且国会中几乎所有的联邦党人也都支持,但还是以微弱的劣势输给了由支持硬通货的强硬派共和党人领导的民主共和党。历史学家普遍误以为,中央银行的设立可以遏制州立银行的信用扩张倾向。然而,支持国会续签特许状的主要势力196是商人、商会和大多数州立银行,这不禁让人深思。商人们发现第一合众国银行以低利率扩大信贷,缓解了货币的稀缺问题。州立银行的支持则更值得我们深思,它们高歌第一合众国银行的“益处”,同时担心国会收回特许状迫使其清算可能引发信贷收缩。由汉密尔顿创立的纽约银行甚至为第一合众国银行大唱赞歌,认为它“在商业出现突发事件时,能够尽快地给予他们援助,而这是州立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力所不能及的”。John Thom Holdsworth, The Firs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Monetary Commission, 1910), p. 83。作为研究第一合众国银行的主要历史学家,霍尔兹沃思虽然见证了州银行对此压倒性的支持,但是对中央银行限制州银行扩张的谜题却一直心存疑惑:“尽管发行纸币或者贴现都受到第一合众国银行的限制,州银行仍然支持延长美国第一合众国银行的经营许可期,并为此向国会请愿。”出处同上,第90页。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与他们的利益完全背离的,这非常奇怪。

虽然中央银行经营特许状的续签没有被批准,但是银行业也并未获得更多自由发展的机会。次年,英美战争爆发。当时,美国大部分工业和资本都集中在了新英格兰地区新英格兰地区(New England),指的是美国东北部六州。——译者注,它们对战争漠不关心,不愿意为战争融资。于是,美国政府只能鼓励兴建银行,投放、设立大量的纸币和支票账户来为日益增长的战争债务埋单。这些新银行在大西洋中部、南部和西部各州野蛮扩张,通过不断印制钞票来购买政府债券。然后,联邦政府用这些钞票在新英格兰地区购买武器和工业品。

—1815年,美国的银行数量从117家激增到246家。银行拥有的铸币总量从1811年的1 490万美元缩减为1815年的1 350万美元197。然而,在铸币总量减少9.4%的情况下,纸币和支票账户余额的总和却从1811年的4 220万美元增长到四年后的7 900万美元,增长了87.2%。

为什么在英美战争爆发前,美国银行业的自由发展并没有如理论模型所预期的那样收到良好的效果呢?原因是政府根本就没有让银行业获得真正自由发展的机会。自由银行制度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在银行不能以铸币兑付纸币和支票账户余额时,银行必须宣布破产倒闭。可以说,破产机制的存在是资本主义体系运行的基础。但是联邦和州政府却不允许银行破产,这才是自由银行制度没有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

在1812年战争期间,因为联邦政府将大量新发的纸币都投入到新英格兰地区,保守的新英格兰各家银行却要求其他地区银行以铸币进行兑付。截至1814年8月,除了新英格兰的银行之外,国内其他银行已经无法进行兑付,面临破产。然而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为了避免这些银行破产,于1814年8月决定允许银行拒绝铸币的兑付。换言之,银行可以拒绝偿还它们的契约债务,且能继续发行银行券、设定支票账户,并且要求其债务人偿还债务。这样做有失公允,同时也给银行信用膨胀大开方便之门。

尽管英美战争到1815年初就已经结束,但银行仍然在暂停铸币支付的许可下继续运营了两年半。这种全面的铸币支付暂停不仅导致了当时高水平的通货膨胀,也成为此后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的银行都确信一点,那就是不论是否存在中央银行,当银行系统创造的信用膨胀198使其陷入困境时,政府一定会解救它们,并允许它们数年内暂停铸币支付。这种事情分别在1819年、1837年、1839年和1857年发生过。(人们通常认为1837年、1839年和1857年都是银行业自由发展的时期,然而很明显,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第二合众国银行年战争结束时,美国的货币金融秩序非常混乱,整个货币金融体系已经走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由于不再受到贵金属兑付的约束,银行开始疯狂扩张,而银行券的贬值成为制约其扩张的唯一因素。显而易见,国家不会允许这些不规范的私人银行无限制地发行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解决这个棘手问题只有两种办法。其一便是由强硬派共和党提出的采用硬通货流通的办法,这也被联邦党人所认同。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届时将强制银行兑付铸币,可以想象,新英格兰地区之外的大多数银行将无法实现兑付,那时破产清算就是不可避免的。泛滥的银行券将很快得以清算,铸币将重新回到流通领域。美国的通货膨胀会就此打住,也许永远终结。

但是,民主共和党中的温和派却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他们效仿原先的联邦党的做法,于1816年成立了一个新的中央银行,历史上称作第二合众国银行。第二合众国银行不过是第一合众国银行的翻版,正所谓换汤不换药,它仍然是一个由联邦政府控股20%的私营企业,作用是发行全国通用纸币、购买公共债券,并且接受国库存款业务。第二合众国银行的银行券和支票账户可以兑付为铸币,联邦政府接受其作为税收支付手段,赋予其准法定货币的地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