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3)

五年来,我为一千多名学生提供过留学咨询,其中数百名在同龄人中是佼佼者。在做咨询和申请策划的过程中,我需要对每个人的个性、思想、志趣、成长经历、家庭背景做到深入地了解。他们有的出身贫寒,凭借优秀的成绩和专业技能获得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但有时候为了奖学金不得不放弃自己真正的兴趣;有的是官二代,从来没有为生计发愁,他们的大多数并不像媒体里丑化的那样气势凌人,反而因为生活和见识的高起点,有条件为了学术兴趣或公共事业而求学奋斗;还有富二代,对财富的理解很深刻,见过大场面、骂过大人物,他们拿出大把钞票去读美国名校的本科或者硕士项目,将其作为一项投资,拥有比穷孩子更多的学习深造和社交的机会。

这些将要出国的学生可以明显的分为两类:平凡的和优秀的。平凡的学生只知道出国好,或者只是家长想要他们留洋;优秀的学生会批判地看待出国,他们知道出国要干什么、怎么干。但不管是哪一类,在美国学习两年之后,其谈吐、思维、气场,还有看问题的深度都会有大的转变。我不能下定义说他们的能力提高了或者变好了,至少这些学生能驾驭自己而不是被人驾驭——他们有主见,我在传达一些信息的时候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他们可以试图来影响我。我把这一高于“优秀”的状态称为“卓越”。

平凡者问:“我怎样才进得去哈佛?”

优秀者问:“哈佛的这个项目办了多长时间?有哪几个教授在主持?”

平凡者问:“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商学院的MBA项目哪个更好?毕业生起薪哪个更高?”

优秀者问:“麻省理工学院的MBA是以招收理工科背景的人为主吗?是不是不适合我这样文科背景的人去读?哈佛商学院的MBA去年一届招了903人,这么大的规模会不会影响到每个人可接收到的关注度?”

平凡者会问:“哈佛大学和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哪个更有名气一些?谁的数学专业更好?”

优秀者会问:“哈佛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的数学专业各开了多少分支?我看到哈佛大学只有2个教授在做PDE(偏微分方程)的研究,而多伦多大学有11个,哈佛在PDE方面真的不如多伦多大学吗?”

卓越者会淡然地说:“学校排名啊什么的其实都是‘浮云’……”

优秀的学生是相似的,尽管优于常人之处各有不同。比如,萧小于是中央美院的一个女生,热爱绘画和摄影,人生目标是做一名导演,拍出有自己风格的电影,她申请UCLA和USC(南加州大学)的导演专业,是想接近好莱坞、结识演艺圈里的人脉,并且能得到很多投资拍摄的机会;袁飞宇想通过读金融工程硕士,然后从投行底层的程序员(quant developer)做起,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了理论基础后可以做自己的金融模型。这两个人虽然所在的领域完全不同,但他们都明确的发展目标,对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十分清楚。

跟几百个萧小于和袁飞宇这样优秀的人谈过以后,再跟平凡而迷茫的学生聊聊天,就能清晰地发现一个平凡的人身上缺少了哪些东西:他不清楚身边发生着什么,不了解所在行业的水有多深,不知道一直在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或者不晓得面前的路通向哪里。

要去留学的大多数,是平凡的人。

但是历来被美国名校录取的,是优秀的人,尽管不一定是最好的候选人。

为了符合美国名校“优秀”的录取标准,人们绞尽脑汁地想“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比如很多学生都会在PS(个人陈述)里面俗套地写自己从小成绩优异、天赋异禀或在代笔的推荐信里写“某某同学是我见过最好的学生”,而从不关注招生官员是否在乎这些表象,不反思自己是否真的优秀。

事实上,真正优秀的人从来不会担心“优秀”的证明方式,比如去年一个被普林斯顿大学本科项目录取的中国高中生,他还是从别人的嘴里得知自己被录取的消息的,因为他忙着学习、做实验、参加比赛,从来没有闲心去关注网站上面的录取状态。高手们专注于去做有意义的事情,他们的大多数都可以通俗地描述为:成绩好、会玩、会领导。

“为留学而留学”是一种盲从,“为优秀而留学”才能受益终身。

本书从第二章到第八章,将优秀的人所共有的七个特征作了细致阐述:

超越年龄的眼界、深入执着的探索、独立思考的习惯、分步实现的战术、影响世界的魅力、与牛共舞的经历、系统思考的智商。

注意,“智商” (包括逻辑智商和实用智商等)在“优秀”的素质中只能占到1/7;而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中,人们偏爱、看好那些记忆力强或者理解能力强的“聪明”学生,因为他们更有优势懂得“规则”而得到考试高分,“聪明”就等于优秀。然而现实情况却如马尔科姆在《异类》中总结的那样:“如果一个人的IQ达到了120左右,那么再增加的智商并不会在现实世界给他带来明显的优势。”(120的IQ相当于中等偏上的智力水平,普通的大学毕业生都具备。)

大多数人都不是别人心目中的“天才”或者“爱因斯坦”,但是,一个普通人在具备了除智商以外的其它优秀特征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和适当的机遇,一样可以做出和“天才”一样不俗的成绩,正如本书的标题所写:智商只占七分之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