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您不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呢,摩根先生?”(1901年~1914年)(5)

不管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恐慌,当它一旦蔓延到整个经济体系当中时,人们便开始将手中的资产转换为流动性更高的资产。他们会将股票和债券卖出以换成现金和黄金。当他们开始担心银行不够安全时,就会到银行提取他们的存款—这些存款本来只是在银行存折上的一些数字符号,现在他们将现金取出自己藏好。

在大多数情况下,银行要随时应付存款人的提款,而其发放的贷款则只有到期时才能收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银行永远都处在无法清偿的状态。一旦存款人开始怀疑某家银行的安全性并开始提取存款时,他们很快就会将该银行的现金提光,迫使其关门或者至少是暂时性地停业。这当然会使其他银行的存款人也紧张不安,恐慌就通过这种情绪的相互传染而扩散开来。恐慌,即使是金融恐慌,也有充分的理由证明其本质上更应该是一个心理学术语,而不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它同时也提醒我们,“经济学”在本质上是研究市场中人的学问,而人有着与生俱来不可预测的奇怪天性。就像爱无法简单地用一堆数字来解释,经济学同样是这样。如果我们的经济学家们能够记住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基本事实,那么作为一门学科,经济学就会减少很多灾难。)

中央银行以各商业银行稳健的贷款组合作为担保,向这些银行提供足够的现金以满足其短期的流动性需求,如有必要它还可以印刷钞票,一旦人们觉得存款有保障,可以随时提取,恐慌也就得到了控制。美国在19世纪所发生的几次周期性的恐慌,例如1857年、1873年和1893年的恐慌,正是由于缺乏一个中央银行,所以远比欧洲类似的恐慌强烈,破坏性也要大得多。但是在人们真正接受这个教训之前,还要再经历一次这样的金融恐慌。

美国经济刚刚从19世纪90年代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中复苏过来,开始了飞速的扩张,20世纪初达到极度繁荣。随着进出口额在1896~1907年期间翻了一番,由于关税的增长,政府收入也翻了一番。在那些年里,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了150%,而卡耐基钢铁公司的利润从经济衰退最低谷时的每年300万美元,跃升到1901年卡耐基将公司卖给摩根时的4 000多万美元。

但是,所有的繁荣都孕育着毁灭的种子。在金本位制度下,最终决定货币供应量的黄金供应量终会赶不上全球经济对资本需求的增长。此外,这一时期还发生了一系列现在回过头来看似乎是微不足道的战争,如南非的布尔战争①和日俄战争②。由于这些卷入战争的政府需要进入世界金融市场为战争筹措资金,这给世界金融市场又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利率(也就是资本的价格)逐步上升,一向谨慎的华尔街人已经公开表示他们的忧虑了。早在1906年1月,雅各布·谢弗就警告说:“如果这个国家(指美国)的货币状况不能有根本改变……那么你很快就会在这个国家看到一场恐慌—这场恐慌将会使得以前的所有恐慌显得像是小孩过家家一样。”

此时的美国经济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物价平稳,公司赢利也在增加,但是作为先行指标的股市指数在1907年3月开始下跌,尽管只是暂时的。与此同时,世界市场仍然处于极度不安之中。由于英国的黄金储备大量减少,出现了一次对英镑的恐慌。亚历山大、埃及和东京的股票市场开始崩盘。在美国,许多经营良好的公司和信誉极佳的州政府和市政府的债券也开始发行不出去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