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堕落的大阴沟”(1653年~1789年)(6)

尽管此时纽约已经成为一个商业逐渐繁荣的活跃港口,但它还不是一个金融中心。在18世纪,北美殖民经济呈现飞跃式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英国政府极欲对它征税的原因,这引发了一系列事件并最终引爆了美国独立战争)。此时,北美的这块殖民地出口的生铁占世界的1/7,它拥有世界上第二大商业船队,仅次于英国。但是,从很多方面看,它还是一个粗糙的经济体。此时的殖民地还没有银行,因为英国政府禁止在殖民地设立银行。同样,这里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供应,只有贝壳串珠在一些地区作为货币流通。

在殖民地很难见到英格兰银行发行的纸币,也很少有任何英国的铸币流通。相反,所谓的货币供应实际上是一个大杂烩,包括其他国家的硬币、殖民政府发行的纸币,以及一些临时被用做货币的东西,例如烟草公司的收条—这在殖民地南部地区广泛使用。最常见的铸币是西班牙的里亚尔银币(Spanish real),经常被切成2块、4块、8块来找零钱。这就是为什么直到今天,纽约证券交易所还是以一美元的1/8为最小单位来报价,而不是1/10。

纽约作为主要港口和商业中心的地位被独立战争彻底毁掉。在战争期间,纽约是唯一被敌军占领长达7年之久的城市(的确,在现代战争史上还没有什么别的城市被敌军占领这么长的时间)。那些爱国商人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抛家舍业离开纽约。而那些留下来继续和英国人做生意的亲英商人,则在美国人1783年11月25日(该日随后成为纽约一个主要节日)重新收复纽约时被逐出了纽约。

纽约在物质上和商业实力上的损失同样惨重。在英军占领期间,两场大火席卷了纽约城。第一场发生在1776年9月21日,大火从宽街的东端烧起,毫无遮拦地燃烧到曼哈顿岛的西端,将大约1/3的繁华地区烧成一片废墟。无数的商业建筑被烧毁,同时被毁的还有493幢房子和第一座三一教堂,其在此后的15年内都是一片黑色的废墟。第二场大火发生于1778年8月3日,烧毁了在克鲁格斯码头(东河边繁华的商业区)超过64幢大楼。

总的来看,在独立战争的动荡中,纽约的人口减少了一多半,国内生产总值(尽管那时还没有这样一种统计方法)也至少损失了一半。而一旦战争结束,英国人离开后,纽约就以令人吃惊的速度迅速恢复。随着老居民重归家园,其宽松和专心经商的社会氛围也吸引了很多新居民。仅仅用了4年的时间,纽约的人口就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新英格兰地区的人们也离开他们的小镇,源源不断地迁徙到开放的纽约,而不是乏味而自满的波士顿。1790年,首次全美范围的人口普查表明,纽约的人口已经超过了费城。

这些新迁徙来的人们继承了纽约作为一个移民城市的传统,直到今天也是如此。但是18世纪纽约移民中最著名的人物已于更早一些的时候(1772年)来到了纽约,他就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他对纽约后来成为商业和金融中心产生了最深远的影响。

在美国的开国元勋当中,汉密尔顿在许多方面是独一无二的。他是唯一一个不是在美国本土出生,而是在英属西印度群岛的内维斯岛出生。而且,除了那时已经备受世人尊敬的本杰明·富兰克林①外,他是另外一个出生于平民之家的显要人物。事实上,用约翰·亚当斯①也许并不完全准确但却令人难忘的话来说,汉密尔顿是个“苏格兰小贩的私生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