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8年公布的一份关于中国创新政策的调查报告就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报告先是详述了中国在研发领域所投入的各项资金,然后总结道:“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投资在过去的10年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但是在创新能力方面的贡献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简而言之,投入和产出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那么我们又是如何知道这个差距的存在呢?第一点证据,至少在怀疑者眼里,中国在研发领域的投资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多,也即投入的资源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怀疑者认为,应该从相对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的研发投入,中国确实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在这上面,但若是比起其他高科技国家来说还差得很远,中国对研发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而美国是,韩国和日本投入得更多,分别是和。
第二点证据与中国到目前为止的回报程度有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就提到,2005年中国在全球《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所申请的专利数量只占到全球总量的3%,与瑞典和加拿大持平。这起码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中国对孕育专利发明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投资还远远不够,换言之,在研发领域,中国在“发展”方面投入甚多,但是在“研究”方面就十分欠缺了,事实上,许多怀疑者甚至认为中国许多产业基本上没有开展过研发。中科院管理学教授认为,中国企业大多被禁锢在竞争激烈、商品化程度高的生产中,因此缺乏资源用于研发,只有不到10%的国内企业从事研发活动,正依靠自己的知识产权进行生产的企业还不到1%。至于中国的教育系统每年培养出来的庞大的科技人才,中国问题学者西蒙和曹聪在他们2009年的报告就提醒我们,要对培养人才的质量以及实际获得的技术水平持谨慎态度。
在那些严重怀疑者看来,中国在研发领域的大量外资介入恰恰反映了该领域的虚弱而非强大。他们认为外国人在中国搞创新是因为中国在这方面的落后,而且开展的研发活动也相对低端,更加倾向于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开发,而不是基础研究。因此,如果从尖端科技的角度来看,外国人几乎没有将核心部分的钥匙交到中国人手中,恰恰相反,他们名义上是针对中国市场改良自己的产品,实际上是希望在自己的领域里把中国的企业排挤出局。
但这还是无法解释为什么中国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之间存在着所谓的差距,怀疑者认为问题的答案与中国制度的结构特征有关。该观点的拥护者认为,尽管今天中国的研发投入的承担者似乎是从政府部门逐渐向商业实体转移,但事实上这些公司大多都是由以前的政府机构转变而来的。正是因为这些组织的性质以及与政府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得以舒适地与真正推动创新的因素—市场保持一段距离。与此同时,那些真正在市场中运作的商业公司却面临着一系列完全不同的障碍:银行拒绝给它们提供贷款,尤其是对那些小型民营企业;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不足以为它们提供必要的保护;外国投资商由于担心培养出新的竞争对手,从来不会将任何有价值的技术传授给它们;还有政府作为体制中研发资金的最大提供者,却在项目的审批和资金的划拨过程中存在不透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