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西方人怎么也看不懂(5)

即使跨越了上述障碍,进入生产阶段后仍旧需要高深的知识和技能予以支持。至少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这个过程怎么描述都和“标准化”这三个字相距甚远,因为它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多到根本无法用设计图纸完全表达出来,也无法全部纳入机器的设计里。设计和机器已经够复杂了,但是就算熬过了这一关,还需要有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以及储存在他们头脑里的知识的配合才能最终生产出成品。也就是说,要参与到这些行业的生产中去,需要大量的实战知识,这些知识只能来自实际经验,很多时候根本无法像菜谱那样编成一本书,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学习的途径主要来自实干。如果把低端科技轻工业比做按数字填颜色的画纸,即你买一张画纸,按说明依次在格子里填入颜色,最后得到的虽然不是一幅很有创意的画,但至少也是一幅大家都懂的画。高科技产业却似自成一体的艺术,就比如米开朗琪罗的原创作品,只有少数艺术家能够做到。

至少在传统观念里,这些产业拥有独特的生产流程和辨识度极高的产品,只有来自少数发达经济体的少数公司能够参与到这类生产中去,因此,竞争的激烈程度相对不高,只有几家公司参与的游戏,其利润空间就相对较大,这些公司又把利润重新投入到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中去,以保证它们的行业领先地位—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边际效应递增的故事逻辑。

我们经常会将这些产业与某种特殊的生产组织形式联系起来:大规模垂直协作公司。无论是19世纪德国的钢铁企业还是20世纪美国的汽车制造巨头,甚至对于今天的人来说都是现代性的象征,联系到这些公司一直以来所面临并克服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它们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现代化制造企业。在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先进的工业水平往往等同于先进的制造业,也就是各条生产线的协调合作和各个高度复杂零部件的组装,整个生产链必须精密运行,才能保证最后生产出来的成品的品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有效信息,而这些信息大多来自经验和实际操作,而非说明书。

除了初期设计,在最终的成品里还蕴涵了许许多多不同部门人员的各种尝试,所有这些努力的成效和特点都是设计者们在一开始的时候无法预料的。他们也许知道产品最终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但是仅以最初的设计稿来实现这个目标是不可能的,工程师、技术专家以及熟练的组装工人都需要在生产现场发挥他们的创造力精诚合作,时而修改一下零部件和设计图,时而调整一下机器,对生产流程进行微调,如此这样才能创造出符合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的产品。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真正让高端生产成为现实的是以制造为核心、蕴涵大量默会知识的各层组织。随着生产活动的不断展开—金属的弯曲、零件的拼装,还有工程师为了让各个部件更好地契合以及提升产品性能而作的各种尝试和努力,都有助于默会知识的积累。正是因为这种知识的默会性,所以必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才能将其传授出去,比如谈话、会议、车间里的即时咨询等。因此一个符合逻辑的观点是,生产流程中的各道工序—产品定义、细节设计、制造可行性、零部件的设计和生产、辅助生产线以及成品生产线等,都需要在同一个屋檐下进行。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问题的解决和工艺的改进,生产经验不断得到丰富,默会知识逐渐得到积累并融入了整个组织。实际上,公司成为创新的基地和国家工业的宝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