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次贷危机:战争的新形式(5)

华尔街避之唯恐不及的定时炸弹在中国却受到热捧,隐藏着巨大风险的复杂定价过程在一些中国企业家眼里却成为“高端”的象征,在他们眼里,这些投资银行是世界金融领军者,其产品必然代表最前端的金融趋势,却忘记了这些金融领军者并不是单纯的学者,而是唯利是图的商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作为香港老牌蓝筹公司,只因2008年7月1日签订杠杆式澳元衍生品交易合约,在3个月后亏损亿港元(已变现部分亿,未变现部分147亿),成为著名的“澳元巨亏”事件,而这仅是中国企业受害于复杂金融衍生产品的案例之一。

第三次“鸦片战争”:金融鸦片战争

近代中国在1840年与1856年曾先后爆发两次鸦片战争,侵略者分别为英国及俄、美支持的英法联军。2007年8月起,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再次瞄准中国巨额贸易顺差,两次鸦片战争过去一个半世纪后,金融鸦片战争针对中国硝烟再起。

一个半世纪前,外国侵略者眼红于中国的巨额贸易盈余,用枪支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通过血腥战争巧取豪夺中国的巨额财富,使中国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一个半世纪过去了,美国依然不平于自己的巨额贸易赤字,只不过这次他们没有枪弹,而是加大马力印制带有“Washington”的纸张,然后便可坐视财富自中国源源不断地涌来。

自1994年以来,中国一直实行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度,在中央大力鼓励出口的政策辅助下,央行代表国家储备了巨额美元,其头寸相对于其他货币占绝对优势。为避免外汇储备贬值,中国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债,这让美国感到非常不安。2007年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恰好为美元提供了“理直气壮”贬值的机会,外债成功实现大幅缩水。

美国因巨额贸易赤字而忧心不已,那么中国会因其所持的巨额贸易盈余而占绝对优势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需要贸易账户维持动态平衡,过大的盈余或赤字会迫使经济偏离正常运行轨道,出现畸形发展,更何况当今国际间贸易不再以真金白银为支付手段,中国所持的美元实质上只是经过特制印刷机印刷的小纸片,瞬息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让这些“资产”显得无比脆弱。

以美元代替黄金与白银作为国际通用支付手段,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黄金货币体系下,我们出口货物换得黄金储备,但是现在我们输出货物、服务等,仅换回虚拟的美元符号,而目前脆弱的金融环境完全不能为我们换回的美元提供保障。换句话说,我们今天拥有的财富明天就可能蒸发消失。如同人体日日劳累消耗能量,之前可以换回食物补充体力,而现在却只能拿到一张张数额巨大的欠款条,长此以往,身体必然被拖垮。

在国际间贸易只能通过黄金白银作为支付手段的年代,金银兑现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对外出口在变现方面几乎没有后顾之忧。而当美元成为国际通用货币之后,出口换回的是纸币美元。如果是在美国国内,美元兑换实物当然不存在障碍,但中国根本无法顺利兑现美元的支付手段(尤其是对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只好转投其他市场,如债券、股票等,这样看来,我们实在无法苟同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让我们回顾一下次贷危机的发生过程:信用程度较差的低收入家庭在诱人的政策驱使下,纷纷从银行贷款购买房产,从而产生了次贷债券,全球金融机构渐渐持有数额庞大的该类证券的同时,金融危机的隐患悄悄潜伏下来。2007年,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终于引发了这枚不定时炸弹,次贷危机波及全球金融业,“手忙脚乱”的美国金融界在忧心忡忡的面孔下却在暗自偷笑—其巨额债务终于成功缩水!这时美元的贬值显得尤为“名正言顺”。手中巨额美元(次贷危机第二年头寸过3万亿)的实际价值一天天缩水,中国政府却只能摇头叹息、无可奈何。

次贷危机引起全球金融业动荡,并使得全球经济至今复苏缓慢且疲软,美国的债务危机成功让全世界为其买单。第三次“鸦片战争”没有战火、没有硝烟,却同样让中国输给美国巨额的财富!

当然,这次“战场”并不仅仅局限在中国,但当今美国最大债主的身份却让中国较为尴尬。虽然美国部分基金倒闭,各大银行遭受巨额损失,雷曼兄弟公司也遭遇破产,但这相对于该危机为美国解决的问题来讲,实在不算什么。

表面上看,现在美国经济复苏疲软,而中国仍保持较为稳定的高速增长,但实际上中国却对其所受的内伤有口难言。中国所持美元外债的购买力大幅缩水,相当于免费送给美国巨额出口货物,而这种缩水还在继续,要恢复元气还有漫长的路要走;相反,美国不仅因该危机成功使实际财政赤字大大减小,而且获得了全球的同情与救助,理直气壮地迈向下一次繁荣。

第三次“鸦片战争”与前两次的区别不仅在于是否使用武力造成流血牺牲,更体现在被掠夺者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盲目崇拜—仅仅因为华尔街富丽堂皇的外表与各种衍生产品复杂难懂的原理,一些中国的投资者便心甘情愿地将财富双手奉上。

为避免在接下来的国际金融战争中再次被强国掠夺财富,中国应当重新审视现有的金融状态,强制结汇条件适当放宽;适度调整国家外汇储备(保持多元化),同时调整资产储备形式的多样化;重视强调改变现有经济结构以促进经济发展,弱化对产品出口的依赖性;努力争取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扩大本国影响力;做好风险方法措施,有力应对国际信用危机、金融危机的冲击。

在我们以为“侵略”、“掠夺”等词语只会出现在历史的落后年代时,今天我们又亲眼目睹了第三次“鸦片战争”从中国夺取巨额财富,无论我们承认与否,这次“战争”规模大、影响深远,其带给我们的教训,足够我们进行长久反思。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