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好气色第一步,辨清体质调养气色(6)

 

 国医养颜

“故曰气者血之帅也。气升则升,气降则降;气热则行,气寒则凝。”

出自《本草纲目》。意思是气血的运行,保持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关系,气为阳,是动力;血为阴,是物质基础。营血在经脉中之所以能不停地运行周流全身,有赖干“气”作为它的动力。气行血亦行,气滞血亦滞。

要保证我们的身体气血畅通,除了注意饮食以外,多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运动,如瑜伽、体操等。尽量让全身各部位都能活动,以助气血运行。

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整天闷闷不乐、心情不好则可加重血瘀倾向。所以血瘀体质的人在精神调养上,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情,培养乐观的情绪,这样才有助血瘀体质的改善。

 小厨房

糯米甜酒

材料:糯米、酒曲。

做法:糯米淘洗之后,泡上5、6个小时;泡好后,糯米上锅旺火蒸40分钟, 待20分钟时,打开盖子,把糯米打散,淋些水,然后盖上继续蒸(否则糯米不容易熟);把蒸好的糯米取出,搅散,待自然冷却到三十度左右时(用手掌接触糯米,感觉温热但不烫手就行);取一个干净的容器,放一层米洒一层酒曲,如此反复;最上面一层也要洒酒曲,最后压实,并在中间掏个洞,洞里也要洒酒曲;盖好盖子,用塑料袋包裹好,然后用棉被包裹或者放在温暖的地方;3天之后打开,闻得到酒香,看得到洞中有酒液、糯米酥软就大功告成了。

体如灌铅+恼人油光肌——生命不能承受痰湿之重

“大油田”脸是天生的吗

越到夏天,控油的化妆品越是走俏。一张油光满面的脸最恼人了,不但容易脱妆,而且看起来总是脏脏的,自己也觉得不清爽不舒服。所以皮肤爱出油的女生,就会被嘲笑成“大油田”,这确实是挺影响美观的,我从前也是这样。这种“大油田”脸到底是天生的,还是我们的身体出了问题呢?

从体质的角度来说,一张脸总是油光可鉴的人,大多都是痰湿体质。痰湿体质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也称为迟冷质,多是由饮食不当或疾病而导致的。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易形成痰湿时,便可以认为这种体质状态为痰湿体质。

怎样才能确定是痰湿体质呢?如果你体形比较胖,或者以前不胖,突然胖起来,脸比较爱出油,眼泡总是浮肿,很容易出汗,而且汗很黏;总是觉得困倦,身重不爽,还会胸闷、痰多,那么就可以确定是痰湿体质。

痰湿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如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饮食水分过多,或因饮酒、乳酪、生冷饮料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成内湿。

改变生活方式,痰湿体质吃着“化”

一般来说,造成痰湿的原因,大多都是由于长期以来的饮食起居不合理,吃太多肥甘厚腻的食物,造成脾胃运化失调,肚子慢慢变大,变成痰湿体质。

所以说痰湿体质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所以,对痰湿体质的人来说,要调理体质,改变生活方式首当其冲。

痰湿体质是比较没有口福的人,如果是明显的痰湿体质,吃得就要清淡点,炒菜煮汤少放盐,要淡一些,再淡一些。同时,要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比如海带、冬瓜、荷叶、山楂、赤小豆、扁豆、枇杷叶等。体形肥胖的痰湿体质的人,一定要少吃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另外要提醒的是,晚饭要少吃,更不能吃宵夜了。

但是一定要吃早餐。越不吃早餐湿气越重,吃早餐是改善痰湿体质、减肥的第一步。

一般中医里认为,黏的东西是可以补脾补气的,但对痰湿体质的人来说,有些甜黏的食物却不能吃,因为它不但不补脾,还会影响其功能。比如元宵、奶油炸糕中都包含了大量的糖、油,又甜又腻,很不好消化,会影响到脾气的功能而生痰。山药也是黏的,但它滑润、好消化、不滋腻,就很适合痰湿体质的人吃。

读书导航